【精品】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2-83页内容。
《点阵中的规律》属于尝试与猜测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看起来似乎对学生很陌生,与其他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节相对独立的数学探究课,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如:一年级的找规律填数,二年级的按规律接着画,以及四年级探索图形的规律,都是逐步将数形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进行进一步提升。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与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图形,认识“点阵”,了解点阵的基本知识。
(2)能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藏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点阵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教法学法:
教法安排:本节课我运用了活动教学形式,给予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最后归纳出点阵中的规律。
学法安排:将自主学习与老师引导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结合老师的引导,寻求规律,尝试发现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方队录像,通过震撼、整齐的击缶方队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出示击缶方阵图,随即告诉学生:如果我们将每一个队员看做成一个点,就形成了点子图,这样一个点子图,早在20xx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们就给它取名叫“点阵”,而且在这些点阵中还隐藏着许多的规律,这样一来不仅把方队(方阵)变成点阵,而且自然地引出了新课,还让学生感到点阵并不神秘,点阵就在我们生活中。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出示一组点阵图,让同学们自己先观察这个点阵图,根据图形特征来思考第五幅图该怎么画(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从中探索规律,然后汇报,由我引导出最终的结果:第几个点阵就是几×几,如果用n来代替点阵图的序数,那么可以将规律表示为n×n。
刚才用的是从点阵图的外形特征出发,发现并找到解决外形点阵中点的特点的方法,如果现在我们换个角度,还能不能找出点阵的规律呢?引导学生“斜着看”。引导学生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点阵中所有点的数目,并依此写出后几个点阵图点数的数学表达式,总结规律:第几个点阵就从1连续加到几,再反过来加回到1。
做到这还不够,继续引导学生再换个角度,看有没有新发现?随即引导学生“拐弯看”,让学生根据折线划分后的点阵图自己探究规律并用数学表达式总结规律。即:第几个点阵图就是从1开始加连续的几个奇数。第n个就是要从1加到2n-1(在这可能学生对2n-1很难概括出来,须适时引导)
第三环节: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试一试(第一题):在本道题的规律发现中,要让学生自己感觉图形的特点,并结合1×2的含义完成练习,完成练习后让学生再思考为什么你写出这样的算式。再让学生思考这组点阵图的规律,规律总结为:第n个点阵图中的点阵数目是n×(n+1)。
试一试(第二题),本道题直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评讲,为什么可以得到15的结果,学生汇报后,总结一下,第n个点阵图的.点阵数目是1+2+3+…+n。
第四环节:课堂回顾,总结收获
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内容:1、点阵中的规律可以从点阵的形状入手;2、从不同的观察点,用不同的划分的方法也可以发现点阵的规律;3、点阵的规律用算式来表达更加的方便。
最后,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了拓展应用,运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点阵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以古希腊数学家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本堂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分析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 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 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让学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4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 的因数,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怎样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三、 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接着让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别完成2、3题。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运用实践机会。)
四、全课小结、过程回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课标要求: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
课标解读:
行为动词是“探索”, 指的是独立或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核心词是“规律”,本节课指的是有序思考的方法。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排列方法,即有序排列,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去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教材是通过三个人排列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四个人小合唱固定一个人的位置又有多少中不同的排法,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通过列举等直观方法帮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及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及初步推理能力。
2、通过观察、研读、交流、验证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数学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探究——研讨”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
第三个环节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我提出了
“如果于老师带领我们班A、B、C三个同学到文登学公园游玩,最后我们四个人要排成一行合影留念,而且要把老师安排在左起第二个位置上,其他的.3个同学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人排队和四个人排队且确定一个人的位置的排法总数是相等的,让学生意识到排法总数是不受确定的那个人的位置影响的。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有序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统一认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07-23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10-26
数学统计说课稿12-19
数学说课稿07-26
小学数学说课稿09-08
高二数学说课稿12-14
小班数学说课稿《铺路》12-16
《方程的意义》小学数学说课稿12-15
高中数学说课稿11-15
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