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7-07 13:16:3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三篇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这次执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首先,我想说明一下我的想法:对于选读课文的处理,我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课文安排在相应的单元主体课文学习之后,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来学习。二是作为期末复习的阅读训练来学习。前者,通常是结合主体课文的语言特点或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比较着学习,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为阅读训练材料的学习,我通常让学生自己在读课文前,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或兴趣提二到三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今天,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在第六主题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是写景文、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也是写景文,而本课无论从语言特点,还是表达方法上,都是孩子们模仿写作的范本。

  下面,我就简单地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环节和说教学反思,来阐述我的设计与想法。

  说教材:

  《五花山》是我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这是一篇写景文章,文章描写了五花山春、夏、秋三季不同的颜色变化,语言优美,适宜学生积累、适宜学生在品读优美语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感受五花山那五彩斑斓的美,从而让学生心中升起对美的喜爱与向往。

  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学习目标是:“初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开始学习略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词句、精彩片段”“乐于与别人交流读后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积累语言。

  2、读懂课文的.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结合自身语言积累,发挥想象进行小练笔:写一写五花山冬天的景色。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五花山的美丽。

  教学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小练笔。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说教法、学法:

  写景文章重在品味语言美,体验自然美,教师富有启发性、韵味性的引导可谓是整堂课的生命线。我设计的教法:变序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学法有:以读为主,听、说、读、写相结合。

  即聚焦关键词朗读品悟、读好关键词,想象朗读,借助关键词,积累语言,最后,在朗读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表达。

  说教学环节:

  一、游戏导入走近五花山

  通过填数字、填颜色词、填形容词、填动词等完成成语填空:()山()水,以“游山玩水”引出五花山。

  二、初读课文走进五花山

  1、激励学生带着质疑自主读文,理清文络。

  2、利用质疑,变序教学。具体方法是:引读课文,了解得名原因;抓关键词,体会“五颜六色”。

  三、抓重点段赏读五花山

  此环节设计以下落点,并通过多元朗读、配画美读等方法实施教学:

  落点一:聚焦“五颜六色”,欣赏五花山。第一步是默读课文,寻找中心句;第二步借助中心句,反复引读课文,感悟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表达美,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落点二:聚焦春夏“绿”,欣赏五花山。这一落点的实施,主要运用对比读法、配画美读法。

  四、妙笔生花描写五花山

  通过展示五花山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积累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先说后写,进行小练笔,写写五花山冬天的景象。

  说教学反思:

  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虽然力争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都能得到相应训练,但还是疏漏不少:

  1、说的训练不够。在第四自然段的朗读品悟中,分号作用的复习与“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的说话训练还是被忘掉。

  2、读的层面不够。尽管努力关注全面,还是受时间的限制,没能给更多的孩子展示读的机会。

  3、教学预设不够。由于课前对学情的估计不足,在有的朗读感悟环节时间,为了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所以时间有所拖延。导致最后,原本预设可以有一到两名学生的练笔能当堂展示而未果。抑或是,原本就该把小练笔直接安排在课后练习当中。

  总之,诸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4号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伙伴》。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六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真情”,《伙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猎人和他的伙伴——猎狗、乌鸦之间的故事。它们互相关心,彼此牵挂,很多细节都令人感动。这个故事会引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处等现实问题,对学生很有人生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课前预习本课,了解了课文大意,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但对重点生字词的理解有所欠缺。对文中“伙伴”一词的内涵理解比较片面。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来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自己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的伙伴”。

  四、教学重点:

  要让学生体会文中“伙伴”间的关心、帮助与牵挂,珍爱生活中的“伙伴”间的情谊,重新认识自己身边的伙伴。

  五、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以朗读促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孩子们已经预习本课,了解大意,通过查字典、问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初步理解它的意思。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知识。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直接出示课题《伙伴》,(板书:伙伴)。

  今天我们来学习《伙伴》,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说都有“单人旁”),老师再接着问,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会说与人有关),你们知道什么是伙伴吗?(学生可能会说伙伴就是朋友,就是在一起玩的人)通过这样的交流,既渗透了汉字教学,又了解学生对伙伴的理解程度,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自读课文、深入理解

  (1)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内检查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小组合作解释、师生共同理解等等,利用多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2)接着检查认读情况,首先出示3个句子,然后出示8个词,最后出示9个字,分别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学生的认读,为下面的学习扫清障碍。

  (3)指名读课文。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篇课文讲了几个人物之间的几件事?”的问题指导学生从两方面把握故事:一是护林人马哈多和猎狗救助乌鸦;二是乌鸦和猎人救助猎狗。(板书:马哈多、猎狗、乌鸦)

  这里的问题还隐含了猎人与猎狗、乌鸦之间的平等与真情。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感悟文本,体会真情。

  (1)在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对课文主要内容有较好把握的基础上,出示本课中心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是伙伴?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的,先用“——”画一画,并把自己的理解、想法、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与小组合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只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保证学生自我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2)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引导学生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感悟。(读幻灯片)

  比如:通过“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感受三个伙伴在一起和谐幸福的生活。

  通过重点语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得了大病”等,来让学生感悟马哈多对猎狗的关心和牵挂,(板书:牵挂)。从“焦急不安”中可以看出他们三个谁也离不开谁,都把自己的伙伴装在心里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挖掘重点词语、句子进行感情渗透,让学生体会伙伴在一起的快乐,及伙伴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

  (3)当学生谈到“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时,同时出示:“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的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在这设计了多义词的教学,让学生说一说“究竟”一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可以通过换词的办法,让学生弄清楚第一个究竟是“到底”的意思,第二个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意思,初步感知多义词。

  原来,可爱的猎狗掉进枯井,井太深,爬不出来。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体会到乌鸦为救猎狗不辞辛劳地在家与枯井间奔波,正是在乌鸦的关爱下,猎狗才活了下来,也可以说是爱心使猎狗获得了新生,从中可以看出乌鸦对伙伴的关心,爱护。)(板书:关爱)。

  (对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通过朗读将理解深化。)

  (4)马哈多看着她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体会马哈多为什么流下泪水?

  (是为猎狗失而复得而流下的欣喜的泪,是看到两个好伙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而流下的激动的泪,是为三个伙伴又可以在一起富有诗意的生活而流下的欣慰的泪。)

  (5)第一课时结束后,我会布置一个这样的作业:请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将这个故事排演成课本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兴趣,排演课本剧的过程就是对课文内容再理解的过程。

  第二课时:

  第四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请几个小组展示课本剧,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生生间的评价,更要渗透“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第五环节:结合实际,体验感情

  (1)从课文故事引发开去,理解“伙伴”的含义。“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伙伴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学生的理解从学习本课之前“在一起玩就是好朋友”的层面将上升到“伙伴应该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能够和谐相处,在一起很幸福”的层面。(板书:互相帮助)紧接着请学生以“伙伴是”进行写话练习。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板书:彼此关心)

  (2)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决不能“就课论课”,而应该站到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的高度。所以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朋友,你为你的伙伴做过些什么?”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学会和伙伴和睦相处,彼此关心,互相帮助。

  交朋友是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雨果曾说过“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但有句名言说的好“伪装的朋友要比凶恶的敌人更坏”,所以文章学到这,为了升华主题引起孩子们的思索,我会给学生出示《农夫与蛇》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后再来谈一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出示图片)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文本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升华文本内涵,使学生学会思辨,懂得人与人之间既有像马哈多、猎狗、乌鸦一样真心关怀对方的真情,但如果交友不慎也会遇到像蛇一样对帮助自己的人反咬一口的人。所以交朋友应该睁大明亮的眼睛,交益友而非损友。)

  第六环节:巩固练习

  本课出现了多义词,了解多义词能帮助我们更准确的理解文章和表达情感,所以在此环节我设计了两个练习。首先出示两组句子,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感受“讲究”、“麻烦”两个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接着加大难度请学生用“骄傲”的不同意思各说一句话。这个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完成,让孩子们的思维在与同伴们的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第七环节: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在识记生字时,重点指导“巡” “逻”两个字,我会问学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会说都有走之旁)再问走之旁与什么有关?(走之旁是由“走”字变化而来的,因此与行走有关)。接着问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学生会说半包围结构)因此在书写时要先里后外,再指导笔顺笔画。

  以上就是我对《伙伴》这篇文章的说课。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所以,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提出宝贵建议,因为我渴望有像您一样的良师益友。

  谢谢!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五册第八单元第23课,它是一篇文包诗。

  文章主要讲述了大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课文文诗对照,内容浅显易懂,不管是故事还是诗句,都蕴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并非难事,而要让他们体会诗中“独”“异”“倍”三字的妙处,则要花一番功夫。

  本文特被安排在最后一单元,即情感体验单元,意在通过对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即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作者内心的深切感受,从而使自己的内心情感得到提高与升华。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背诵。

  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

  3、诗文结合,理清文包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及“独、异、倍”三字的妙处。

  教学难点:

  诗文结合,理清文包诗的特点。

  教法学法:

  教法:语文教学,教无定法,教学之功,贵在导学。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三年级的学生一般无法一下子体会感悟出本文的'主旨思想这一特点。特制订了以“问难质疑法”为主、朗读品味法、情景陶冶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辅助教学。朗读训练是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思想的主要方法。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课文,来熟悉课文并体会诗人在重阳佳节独在异乡思念远方的亲人的思想感情。

  学法:我制定了以合作探究法为主干线索贯穿全文,讨论交流法和超越文本法为辅的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的认知水平,本课教学我将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这里我将采用多媒体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一、揭课题,悟诗题。

  诗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对诗题质疑问难往往是打开理解课文的“窗户”。因此我从诗题入手,请同学们谈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关于什么主题的故事,以此来查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成度和为下面学习解剖课文打下良好的铺垫基础。

  二、读文本,解诗意。

  “孤独”和“思念”是理解全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具有“牵动”全文的作用。只有抓住这两个关键词,才能顺利地开展本课的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每一句的理解我都紧紧围绕“孤独”和“思念”展开渲染、指导、理解。

  三、括全文,延思念。

  通过介绍其它诗人因为想念家乡而写下的诗句,借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对课文的理解融入进朗读中。

  板书设计: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对 更加孤独

  比 更加思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观潮》说课稿06-26

人教版语文《散步》说课稿11-17

小学语文说课稿07-04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07-0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给予树说课稿03-04

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11-19

《画风》小学语文说课稿12-04

(合集)小学语文说课稿07-16

《钓鱼的启示》语文说课稿04-22

语文说课稿(合集15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