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说课稿

时间:2024-05-12 16:40:1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生物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物说课稿

  生物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八章第一节中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节课的教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生命的基本特征、遗传和变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与绪论中生命的第六个基本特征————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相对应,是对其的具体阐述,是对初、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和生物进化学说以及遗传和变异的总结和提高。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适应的普遍性,教学难点是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适应相对性的原因。

  本节的教学目标,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是知识目标:本节要求学生知道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相对性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理解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

  第二个方面是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自然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另外本节的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这属于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提炼概念中重要词语,相似概念间对比分析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很重要。

  第三个方面是情感目标:要求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生物与环境间的和谐美、协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下面我们来分析教学的对象————学生的认识水平,对学生的分析也从三个方面进行。在知识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生命的基本特征、遗传和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已具备本节课所需的预备知识。在能力方面:经过一年多的高中生物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比较对比的能力,通过计算辅助教学,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能力目标不难达到。在情感方面: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配以典型的图片定会让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美、和谐美,情感目标能够实现。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观察、讨论与讲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大量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适应环境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环境还能影响环境。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引入新课,在这里我设置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与前面所学的生命的基本特征、自然选择学说、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对应。这样可以使学生将本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

  随后,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讲解适应的普遍性时,先向学生展示四组画面,引导学生探寻这些生物的适应特征,再运用自然选择学说从理论上分析,从而推导出适应的普遍性。

  因为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是适应的普遍性的成功典范,所以接下来就进行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从表面现象入手抓到其本质内容,从而引出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定义。在学习概念时要抓住概念的核心内容。例如:保护色强调的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警戒色强调的是恶臭毒刺、色泽鲜艳;拟态强调的是形状、斑纹与生物非生物相似。这样做是为后面比较这三个概念做准备。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三个概念区别感到困难,所以概念教学完成后,我们就趁热打铁,将这三个概念拿到一起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掌握的更牢了,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就显现出来了。这部分内容按教材的顺序是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考虑到保护色拟态的区别不明显,所以把拟态放到保护色后面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区分它们。

  概念比较之后,我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学以致用。问题是这样设置的:请举例说明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学生很容易想到军人的迷彩服、交通的红白或黄黑相间的条纹。另外请同学思考:小王经常找钥匙,事情虽小却很麻烦该怎么办呢?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找到这样的办法:在钥匙上挂上一个小的漂亮的颜色鲜艳的饰品。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知识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有意识应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的习惯。

  当学生对适应的普遍性印象非常深刻后,突然话锋一转:生物对环境是不是绝对地适应。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蝗虫因为具有保护色而全都幸免被鸟捕食,那么鸟儿就失去了一条重要的食物来源,鸟儿面临饿死的危险,蝗虫就会泛滥成灾。让学生认识到: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鸟类也形成了敏锐的`视力,能够从绿草从中将绿色的蝗虫分别出来,只是捕捉蝗虫要比其他昆虫要困难得多,保护色只是增加了它的生存机率。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适应的普遍性。

  然后展示雷鸟的图片,利用这个图片引导学生探求适应的相对性的原因所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图片包括三个小图片,其中两个图片是保护色的典型实例,中间的图片与左右两边的图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这个图片中,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雷鸟羽毛的颜色变化,另一个是苔原颜色变化,学生很容易答出羽毛颜色变化属于生物的性状,由遗传物质控制,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苔原颜色变化取决于老天爷是否下雪,即环境条件变化,环境具有易变性。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环境的易变性之间的矛盾就决定了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相对性学习结束后,进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学习。对于环境保护的内容其他学科都有所涉及,媒体也有所报道,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日常生活有意识去做的少,所以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应该让学生自己反思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对环境有害的事,例如一次性塑料袋可多次使用,丢弃时打结以免满天飞舞、少用纸巾用手帕。这与近年高考的动向————来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的精神相一致。

  最后,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再回顾一遍。在课堂小结时我准备了3个小题来帮助学生小结,学生回答完后再用课件将本节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回答与课件相比较,找到不足。

  另外,我们还安排了一个欣赏与练习,其中有四幅欣赏图片和四道练习题。精美图片中穿插练习,让学生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消除学生紧张焦虑感,愉快地学习。

  生物说课稿 篇2

  一、教材解析

  “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七年级《生物学》中继“绿色植物参加生物圈水循环”此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从前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写及知识结构中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经过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为今后学习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确定了牢固的基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授课目的: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绿色植物是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2.实验考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说明光合作用的看法。

  4.试一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术。

  过程与方法

  经过实验,让学生积极参加研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认识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断方法及其原理,从中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看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实验研究,明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感情。

  三、重点和难点

  1.研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

  2.为保证明验顺利进行,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解析。

  四、教法

  五、授课程序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品,解析这些食品与绿色植物的关系。学生发现,人们的食品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

  置疑:“植物体由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自己营养物质的积累从何而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怎样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以此惹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引导学生联想小学自然课的内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体内有机物xx于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第二部分研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审查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说出研究实验的变量,怎样控制变量,怎样设置比较实验。尔后,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最后,比较课本上的方法步骤,解析每一步操作的原因。

  播放实验视频

  解析试验结果

  1、同样是天竺葵,叶片见光部分变蓝了,说了然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一种使碘液变蓝的有机物——淀粉

  2、遮光部分未变蓝,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不能够缺少的条件是——光。

  第三部分归纳总结

  1、从实验题目中领悟光合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绿叶、光、有机物

  2、总结光合作用的看法。

  生物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生物与环境”这一节是教材主题四“生态系统”的开篇节,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为后面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类型”、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懂得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主要分三个模块:你知道吗、学习与探究、拓展与视野,本课的教材内容是在讲述了植物界和动物界对环境普遍存在的适应性之后,又利用各类图片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式,着重讲述了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适应现象,以突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主题。在本节的最后,也指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如果生物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原来的适应就将变为不适应。

  二、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的分析和二期课改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2、知道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3、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和行为,初步学会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

  2、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讲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保护濒危生物的重要举措之一。

  2、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二)教学难点

  (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比较。

  (2)认识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四、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初一科学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非生物环境的因子:如水、阳光、土壤等,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现在又经过半年多生命科学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观察,实验,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已具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学习生命科学的新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满足于教师在讲台上的单独说教,希望教师多采用直观教具、直观演示及直观的语言,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自己探究,使他们能获得施展才能及品尝成功的机会。

  五、教法指导和教学器材:

  1、教法指导

  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采用一下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观察、思考、表述,积极探索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器材

  金鱼、莲藕、小组活动评价表,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整体设计思路和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选主题,查找资料,经小组集体讨论、整理好资料后制成PPT,在课内进行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等。这样,学生既与合作伙伴同心协力,又能独立地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思维和能力来解决问题。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才能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节课自始至终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参与,让学生通过分析、交流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以及课本中的资源,自主进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全班同学掌握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方法;能主动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情感。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猜猜老师带来的“神秘礼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整合

  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启动学生思维,畅所欲言。

  2、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

  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前用简短、优美的语言介绍、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各类生态系统的文字、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观察标本——莲藕,探究:水生植物的适应性特点

  ①保护色、②拟态、③警戒色

  教师大屏幕展示各类生物适应环境生活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总结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概念和作用。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3、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教师大屏幕展示夏天苔原上的雷鸟和冬天雪地上的雷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悟。让学生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

  (三)教师总结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建立对立统一的观点。

  八、评价:

  1、填写评价表,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合评价为主,培养学会欣赏他人和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2、完成练习册P13 一、(一)1、2、3 (二)1、2、3、4、5、10

  3、探究题:如今,由于环境条件的人为破坏,导致濒危动物出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日趋恶化。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物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分四个方面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开始的,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和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学,为后面真菌的学习作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其次是教材内容

  虽然学生对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细菌的繁殖、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的知识,缺乏认识,难以理解。因此,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的,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启发他们进入微观的环境中去。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发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学习本节课是为后面讨论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起了铺垫的作用。

  (三)再是课程标准:

  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而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是生物科学的最终目标,《细菌》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下的第八个一级主题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二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最后是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以上内容,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尝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难点: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二、说学生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植物、动物、细胞结构和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结构较为陌生。因此,展示一些常见的细菌图片,制作多媒体动画效果,让他们对细菌有一个感性认识。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性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挑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描述现象,表达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直观教学、比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来实施这节课的教学;制作多媒体,插入相关图片、动画演示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

  四、说学法:

  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疑难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从而归纳知识要点,得出结论,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法过程及策略

  (一)新课导入:

  从生活实例出发,提问:在你吃饭前,妈妈总是先让你洗手去,这是为什么呢?你的课桌上、书上、钢笔上有细菌吗?通过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进而提出问题“细菌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你了解细菌吗?”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大概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细菌的发现:从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问:细菌从哪里的啊?是谁先发现了它们?(列文虎克、巴斯德)巴斯德是怎样从实验中总结细菌是本来就存在的呢?(鹅颈瓶实验),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通过交流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由于细菌个体微小,只有用高倍镜或电镜才能看到。所以,在这里设计用多媒体展示电镜下三种不同形态细菌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类总结,再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具体举出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例子,如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接下来提出三个问题,首先提出“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在上呈现细菌结构模式图,让学生一一指认对应的结构名称,以加深学生对细菌结构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表达能力,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最终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点。第二个问题是“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有什么不同点?”在这部分把三种细胞的结构图放在一张幻灯片中让学生们比较,并培养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比较讨论也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又突破了本节难点。

  3、细菌的生殖:这里除了呈现细菌分裂生殖的电镜照片,还插入了细菌的生殖过程的视频,并在这部分设计完成书中的技能训练,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解决了本节的难点,让他们知道细菌生殖速度之快,从而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使学生对细菌生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接着再介绍芽孢的形成,强调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然后讨论:为什么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学生讨论完后教师总结:

  (1)进行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2)能形成休眠体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还能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3)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极易被各种媒介携带,之后再设计学以致用-走进生活这个环节,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三个问题,用细菌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起到检测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是否达成的作用。

  (1)自然界中,为什么不会有大量的动植物遗体堆积?

  (2)为什么食品放在冰冷的地方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3)外科医生在手术前,都要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是以杀死细菌为标准进行消毒的吗?

  (三)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总结,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接着进行练习巩固,检测基础知识学习情况,最后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体现生物学价值。

  六、说板书设计

  1、细菌的发现

  荷兰人—列文虎克—显微镜

  法国人—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2、细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

  (3)营养方式:异养

  3、细菌的生殖

  方式: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生物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

  1、学习主题的位置分析:

  本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第3册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2课时。(包括实验的组织和准备0.5课时)

  教材第5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该节内容与必修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利用和供应有联系。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通过做实验,引起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过程。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基本上是可行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进行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尝试探究。

  2、研究生态系统的规律,明确每一环节由哪些生物占据并完成相应的功能。当系统运行发生障碍时,找出问题可能发生在哪一环节,使自己的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

  1、通过带领学生做探究微生物分解作用实验,学生能遵循生态学原理去对待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同时培养一定的团队意识。通过做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加深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探究问题的乐趣。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说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从“问题探讨”导入,既与上一节内容相联系,又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运行规律与能量流动规律的差异入手,便于激发学生兴趣。随后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关注碳的来源和去向。然后以碳循环为例阐述物质循环。在该部分引导学生画出碳循环过程图, 明确碳循环的主要环节及主要形式。“温室效应”这部分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通过对探究实验的准备分析理解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及物质循环的形式;同时对实验设计的等量对照原则再次巩固。

  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的内容,通过讨论和列表比较,引导学生将这两部分主要功能综合起来理解。

  四.理论依据:

  依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之一,因此只有全面理解并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才能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才能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本章的前后知识串成线、联成网,为进一步的学习和解题打下基础。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不少学生会认为与消耗能量一样,生物也在不断地消耗着物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问题探讨――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它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在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石油等资源难道不能被耗尽吗?”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1)煤、石油等是人类从事工业活动的物质资源,而非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资源;

  (2)煤、石油等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消耗它们所需的时间却要短得多。

  2、新课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系自己的身体,关注体内碳氧这两种元素的来源和去向以及碳氧的来去形式。关于碳循环的过程,指导学生识图,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讨论,进而深入理解参与碳循环的生物类群和各生物类群的具体功能。启发学生归纳出碳循环的形式和范围及特点。概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同之处: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方向的流动,而不是循环流动。引导学生画出碳循环过程简图,搞清楚两个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

  (2)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循环形式

  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主要讲清楚以下要点: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也就是要让学生明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范围;这是所说的“物质”主要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而不是指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这里所说的“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并不是物质的单纯移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联系生态环境的实际,如滥伐森林、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对碳循环的影响,引出温室效应这个话题。 “温室效应”是近年来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学生并不陌生,而且切身感受到温室效应的存在。对这部分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包括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对策)。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通过对探究实验的准备分析理解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及物质循环的形式;尤其是物质循环中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此探究中可以复习前面的物质鉴定知识,进一步深入理解实验设计的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对照原则等。

  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的内容,通过讨论和列表比较,引导学生将这两部分主要功能综合起来理解。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1)区别: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形式

  特点

  范围

  (2)联系

  两者是______进行的,彼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都离不开物质的_____和 _____ 过程。

  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使能量沿着______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的在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课堂作业p104练习

  4、小结:本课重点是以碳循环为例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六.板书设计: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

  2.碳循环的形式

  3.碳循环的范围和特点

  4.碳循环的过程

  5.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2.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生物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和地位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之第二节,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所以,这节的内容安排很巧妙,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主要包括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两大部分。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们的实验和结论,大胆的提出实验假设,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发现是长期的过程;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在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从而渗透探索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教育;自然地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

  2.教学重点①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3.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②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③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2.过程与方法①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

  ②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③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分子、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尤其是细胞膜作为最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策路

  本节课采用“引导回顾科学家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再分析”的教学模式,融合运用引导启发、观察分析、对比归纳、联系实例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在体验生物膜的探索历程上给学生以动态的感觉。

  通过“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及有关实验设计,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感受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和过程的艰辛,实现课程三维目标。。

  教学流程:提供资料→设问引入→“问题探讨” →体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与指导:①生物膜系统包括哪些膜?②细胞膜是由哪些成份构成的?③科学家是怎么样确定生物膜的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回答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对已有知识进行检查,督促学生记忆。

  2、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教师组织与指导:资料一:1895年欧文顿用植物细胞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他选取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脂溶性分子易透过细胞膜;而非脂溶性分子则难以通过。问题①: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问题②:最初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问题③: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了解欧文顿的实验,掌握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所给的资料,合理设置问题,使学生体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

  教师组织与指导:资料二: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问题:磷脂分子在水表面(空气-水界面)上将怎样排布?

  学生活动:模型构建,参考方案为:磷脂分子在水表面(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设计意图:开始学习模型建构的方法。体会假说是怎样提出的

  教师组织与指导:资料三:1925年,Gorter和Grendel对血影的研究。把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使其吸水涨破,反复冲洗后只留细胞膜(血影),把这些破的膜铺在水面上,测定出红细胞的表面积a。抽提细胞膜中的脂质在水面铺成单分子层,聚拢后测出总面积b。测定结果: b=2a。问题①:从Gorter和Grendel的研究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②: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排布最有可能是哪一种?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在纸上画图表示。(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结果,由同学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对脂质双分子层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教师组织与指导:资料四:20世纪40年代,曾有学者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蛋白质。直到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构建了“单位膜”模型。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给学生看细胞膜的电镜照片),问题:你能尝试绘制出罗伯特森构建的“单位膜”模型示意图吗?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构建“单位膜”模型(体现蛋白质镶在磷脂分子层的表面)

  设计意图:了解技术进步对科学研究发展的作用

  教师组织与指导:资料五:人们研究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发现,脂溶性的物质易透过人工膜,但葡萄糖、氨基酸、钠离子等难以透过。而生物膜却可以透过上述物质。随着技术手段不断用于膜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膜蛋白不是全镶在膜的表面,有的是部分嵌插或贯穿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问题:如果蛋白质只是镶在生物膜的磷脂双子层表面,能实现吗?那蛋白质应该是怎样分布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讨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静态模型与细胞膜的相关生理功能矛盾.对已构建的模型修改,展示出蛋白质不光有镶在表面的,还有部分或全部嵌入的,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假设需要实验验证,可提供或介绍科学家曾经做过的实验

  教师组织与指导:资料六: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资料七:展示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问题①:这两个实验表明什么?问题②:根据已有的生物知识或生活经验,你能列举哪些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学习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得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论。必然体现在膜的形状变化或其上分子的运动。提出技术进步推动了假说发展着。技术进步,假说不断被修正和完善。突出模型建构方法:实验、推理想象—提出假说—进一步验证完善—不断发展。

  设计意图:轻松强化膜具有流动性的重点。总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教师组织与指导:资料八:展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一步步的揭开生物膜结构的神秘面纱,确认膜具有流动性。

  教师组织与指导:请同学们根据我们一起分析的结果,尝试构建起新的.生物膜模型。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进行记一步讲解。膜上还有些其他结构,如糖蛋白。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在纸上画图表示。(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结果,由同学进行评价)学生阅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讨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已经呼之欲出,学生这时基本已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3、复习小结

  教师组织与指导:动画演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打出幻灯片: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问题①: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问题②: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本节课所学内容,与教师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强化对流动镶嵌模型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明白没有技术的支持,人类的认识便不能发展,让学生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更清楚的知道,对生物膜的机构更深刻的理解

  4、反馈练习

  课堂练习:书本后练习课后练习:合作建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三维模型

  七、板书设计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对膜化学成分鉴定: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

  3、1925年,荷兰科学家提出: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静态模型(单位膜模型):“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5、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对小鼠和人体细胞膜上蛋白质进行染色标记,并让两种细胞进行融合。提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还有少量多糖)。

  2、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朝内)

  3、蛋白质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有些外侧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被)

  4、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八教学反思

  通过对生物膜结构的自主探索,学生深刻理解了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而且知道科学发展的一般过程并有利于激发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运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学生探究的结果,避免了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休息的情况,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了教学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比较多,所有最后的课堂巩固没有足够的时间,还要适当的加快课堂的节奏。总体来说本节课的设计是成功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说课稿 篇7

  【教学前期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十六章第二节。第十六章讲述的是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这节课是本章中的重要一节。

  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对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生命现象有了最基本的认识;本章第一节也向学生介绍了生命的诞生学说,学生已经形成了生命起源于单细胞生物的科学观点。基于这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谈话,引导,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通过设计师生的共同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生物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是如何进化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展开本节课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成熟,教学中应该倡导互助学习,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思考,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阅读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已有分类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生物的进化,能够排列出生物进化的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石的学习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知识的情感。

  (2)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教学难点:通过对科学资料的分析比较,得出生物进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

  问题启发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问题导入

  丰富多彩的生物从哪儿来的?人们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做出了很多假设和探索。时至今日,相信神创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因为人们掌握了大量生物进化的.证据。那么,生物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二、学习生物进化的证据

  1.阅读课本58页的内容,回答问题。

  (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什么?

  (2)什么是化石?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用化石的图片进行展示,并补充完善。另外,教师对其他生物进化的证据做简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马的进化历程——同种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

  阅读课本中的图文资料,并且思考:

  (1)马的进化趋势是怎样的?

  (2)马的生活环境有何变化,这与其形态结构的变化相适宜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始祖鸟化石——一种生物进化为另一种生物的化石证据

  (1)教师幻灯片展示,对比始祖鸟与爬行类、鸟类的相似点,得出爬行类动物进化为鸟类的科学观点。

  (2)介绍孔子鸟,这为爬行类进化为鸟类提供了新的证据。

  4.教师解析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引导学生得出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简单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三、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

  1.阅读并观察课本61页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物“进化树”,尝试在“进化树”的方格内写出代表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

  2.讨论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分别是怎样的?

  3.开火车游戏,完成生物进化树的拼图游戏,教师及时点评。

  4.通过生物进化树的规律,师生共同总结出植物,动物的进化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动物的进化历程

  无脊椎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疑问:你知道的哪类生物没有出现在生物进化树上?引导学生质疑,答疑。

  6.小结: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7.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以此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内容,梳理本课知识。

  五、检测评价

  通过设计的针对性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2.举例:马的进化,始祖鸟化石,孔子鸟化石

  3.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

  简单、低等——古老地层

  复杂、高等——新近地层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进化树

  2.单细胞——多细胞

  进化规律低等——高等

  简单——复杂

  水生——陆生

  生物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的课题点明了基因与DNA的关系,既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与提升,又为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作铺垫。这一节内容虽然不多,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本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到:从化学本质上看,基因是DNA的片段;从功能上看,基因具有遗传效应。运用数学方法推算碱基排序,理解抽象的内容,认同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通过介绍DNA指纹技术在刑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感受理论知识的奇妙应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大纲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②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能力目标:①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②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DNA指纹技术的应用,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形成热爱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和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学生虽对DNA分子有一定认识,但对基因的本质和特点仍不是很了解,而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基因与DNA的关系,逐步构建基因的概念。因此本节课将上述两个知识点设为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这个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仅从字面上来理解,难度很大,需结合相应的探究活动来获得感性认知。因此将这个内容设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1.启发式教学:导入——创设乐学情境,启动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过程——精心设疑,启发思考,以趣激学。

  2.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交流学习心得。

  3.讲练结合式教学:将讲解与练习进行有机结合,及时反馈,巩固新知。

  三、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教材,自主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归纳法

  引导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推理,确立事实、推理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得出结论。

  3.构建数学模型法

  结合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将数学模型迁移到碱基排列序列多样性的问题中。

  4.讨论法

  创设课堂论坛,使学生具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讨论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我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展示PPT,介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首席刑侦鉴定专家——李昌钰,观察DNA指纹检测图,学生交流问题:DNA指纹图上的片段代表什么?是否就是基因(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是基因)?继续引出核心问题:基因是什么?基因是否等于DNA呢?基因和DNA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引用杰出华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引入新课题的学习。

  (二)资料分析,解决问题

  为解决导入环节提出来的问题,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两次小组合作探究,对教材P55-56的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逐步构建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小组合作探究①

  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P55-P56的资料1和3,从数量关系上分析基因与DNA的关系,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任务(如下表)。通过对比DNA的碱基对总数和基因的碱基对总数,得知基因并不等于DNA,基因只是DNA的一部分。

  DNA分子数DNA的总碱基对数

  基因数基因的总碱基对数

  大肠杆菌

  人类基因组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基因是DNA的片段。

  小组合作探究②

  阅读资料2和4(从基因的作用进行分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海蜇这一荧光的性状能在小鼠身上表现?(教师点拨:小鼠能够

  发光,说明海蜇的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特定性状

  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效应呢?)

  为何要设置3号小鼠?(教师点拨:我们设计实验要遵循哪些原则?)

  2.吃得多就一定能长胖吗?资料4中的HMGIC基因起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一个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综合以上4个资料分析,师生共同给基因下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讨论、推理、分析和归纳,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得出结论,逐步确立基因与DNA的关系。这种合作型的学习模式,与传统“自顾自”的学习截然不同,能够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协作中学会共享与分享,这是团队精神的良好表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境探究,深入问题

  前面的学习解决了基因本质的问题,接下来还要继续深入探究DNA分子特异性和多样性的问题。

  先复习-DNA分子的结构,DNA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合而成,那么,仅仅4种脱氧核苷酸,它们的排列序列能够满足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物种需求吗?PPT及时展示一系列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生物图片,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共鸣。

  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第三次小组合作探究,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下模拟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

  小组合作探究③

  小组长发放数量充足的碱基卡片①,各小组根据以下特定情境进行探究:

  情境1:若1个碱基对组成一个基因,4个碱基能形成多少种基因?(41)

  情境2:若2个碱基对组成一个基因,4个碱基能形成多少种基因?(42)

  ……

  情境3:若N个碱基对组成一个基因,4个碱基能形成多少种基因?(4N)

  深入探究:

  假如决定脸型的一个基因有17个碱基对,那可能有多少种排列形式?两人脸型完全相同的可能有多大?(417)=172亿种,1/172亿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的排卡片活动,感受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进而上升到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理性认识;同时,通过计算脸型相同的可能性,得知其概率微乎其微,又获得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认识。

  在以往的教学案例中,探究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往往是“纸上谈兵”,只讲讲理论知识,或画简图解释,甚少提供实物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如果能够提供诸如卡片之类的器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排列,纵使没有正确,也至少可以在错误的经验中收获更为深刻的认知,这无疑比“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更加有效。

  (四)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结合教材P58的“科学技术社会”,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简要介绍DNA指纹技术(如右图),让学生尝试扮演刑侦专家进行破案,以此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在刑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并提供介绍DNA指纹技术的网站,方便学生课后拓展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DNA指纹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从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此激发学生未来更加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体现STS教育。

  (五)知识总结,堂上练习

  1.知识总结

  组织学生讨论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自己画一个概念图,总结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四者之间的关系。PPT展示供参考的概念图(如右图),对于学生的构思,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2.堂上练习

  【1】下列有关DNA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准确地复制

  B.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D.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解析:选D。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D不正确的原因是DNA上存在没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解析:选D。考查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之间的包含关系。

  【3】不同的基因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的原因是( )

  A.不同基因的碱基的种类不同

  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基因的不同

  C.磷酸和核糖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不同

  D.碱基种类的不同决定了基因的不同

  解析:选B。间接考查DNA多样性的原因。

  3.布置作业:复习第三章内容,完成教材P60“自我检测”。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板书为左中右分布,设计如下:

  标题正中: §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一、资料分析: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

  ▲探究1:基因是DNA的片段

  ▲探究2:基因有遗传效应

  小结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关系,作用)

  二、DNA的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探究3:构建模型,探究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小结 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

  三、DNA指纹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四、总结归纳: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的课题“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一句话点明了基因与DNA的关系,这一表述虽然言简意赅,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基因等于DNA吗?然后阅读材料1、3,从数量上认识到基因是DNA的片段,然后再从材料2、4上理解什么是遗传效应。用数学方法推算碱基排列的多种组合方式推理出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通过介绍DNA指纹技术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本节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分析资料。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能得出准确、深刻的见解,这是出乎老师们的意料的,听课的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课的合作探究真正达到了效果。在介绍DNA指纹技术时,不仅提供图片和材料,还介绍了相关的网站,学生也十分好奇和兴趣,课后纷纷讨论,并来向老师摘抄网址。所以,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我认为这堂课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课堂中并没有照顾到全体同学,有的同学很想发言,但却没机会,这也是本课的遗憾之处。

  生物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以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与结构相适应,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膜结构的探索。而第二节内容又是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科学史的渗透,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二、说学情

  本课所面对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化合物”、“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科的知识,初步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认同生物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2.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

  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说教学方法

  1.教法

  通过讲授、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建立诱导探究的课堂模式,使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的实验变成一种探究式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全过程,进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内容。

  2.学法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利用课本和课件提供的资源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综合了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完成模型的构建。

  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利用生活示例导入,多媒体展示: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症—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尿。随后提出问题,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尿液的颜色和患者尿液颜色的区别,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随后补充,正常人的细胞膜没有破坏,具有选择透过性,引导学生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与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有关,从而引入本节的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症是生活中常见的示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回顾旧知,引入新知,目的是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并且渗透健康饮食习惯。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对这一知识点的教授,我打算采用:教师提供资料→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教师提供实验验证,通过这种思路,可以将课本中的结论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一个验证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1.组成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一和实验二)

  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循序渐进、层层诱导。并顺势引导学生提出何种假设?又如何来证实你的假说?学生根据实验一、二,能够得出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引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随后称热打铁,继续提出问题,脂质和蛋白质又是如何组成细胞膜呢?

  2.磷脂分子的排布形式(多媒体课件展示磷脂分子资料和实验三)

  多媒体课件展示介绍磷脂的性质和细胞生存的条件,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讨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以及假设组织细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情况,并派代表在黑板上演示。教师评价,给出意见。最终得出细胞膜是一种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只有这种结构才可能稳定于细胞内外均为水的环境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3.蛋白质分子的排布(多媒体展示资料4和冰冻蚀刻显微技术)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如果把自己当作科学家,会得到怎么样的假设?同时表述模型。学生根据扫描电镜技术和冰冻蚀刻技术的实验结果,描述细胞膜结构中的蛋白颗粒的存在状态。培养学生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4.细胞膜是静止的吗?(多媒体展示变形虫视频和实验五)

  视频展示变形虫运动,动画展示荧光标记技术,启发诱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相应结论,并设计新的验证性实验证实细胞膜具有流动性。通过视频和动画的辅助,增加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质疑、创新、探索的科学观点。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同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多媒体展示模型)

  多媒体展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实验探究上进行回顾,用自己的话说出基本要点。教师纠正、展示完整内容并进行详细讲解并补充糖蛋白等相关知识。

  让学生进行回顾,增强口语表达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并检验教学效果。

  环节三: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知识、形成概念图。为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教师布置课外思考题,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中,哪些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哪些又体现了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点?

  通过学生总结知识,形成概念图,有助于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课后以思考题的形式,既能消化知识,应用新知,又能激起学习生物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下面阐述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清晰直观的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

  生物说课稿 篇10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特征》,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做为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1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说课稿汇总,可供参考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融入生物课之中,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不要把这节课引的过难,要从感性入手。第一课的教法要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基点。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在本课都应围绕“兴趣”做文章。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长白山风光片,展示长白山的秀美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从学生熟知的长白山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生物圈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从感性入手,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为后续教学打开了局面。然后让学生说出在片中看到的哪些是非生物、哪些是生物?这时可能会对某一个产生的不同的判断,这时教师不要进行评判,做出结论,而是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什么是生物?也就是说生物应有哪些特征。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课堂上要充分激活。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说课稿汇总,可供参考

  讨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知识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教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去收集资料。

  (五)巩固与练习

  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到前面模仿中央台《幸运52》栏目的方式,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通过这种形式既复习了知识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们每个人也是生物圈的一个成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做为生物圈的一分子,学完本课内容有什么感想,从而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意识,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七)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内有哪些生物,做好记录。这样既可以把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为生物课的后续教学打下了铺垫。

  五、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最后由多媒体课件展出。《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新 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基于课改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目 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 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的特征,一是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节是在前一节认识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我们身边的生物进行实地调查。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三、教学规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明确调查的目的后,小组进行实地调查,最后进行交流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一节调查课。在调查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调查?怎样开展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针对调查的目的小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然后小组分头进行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 教学重点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生物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隶属于课程标准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最大的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二级主题,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组成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将其安排在两者之前,既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也科学考量了三者的辩证关系。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前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适应不同的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为后面光合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章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2)、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临时徒手切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切片标本,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对蒸腾作用知识的拓展迁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2)、培养敢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生物科学素养;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练习制作徒手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难点:练习制作徒手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4、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对制作临时装片及显微镜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5、说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用具、材料及医用消毒棉,酒精和纱布,课件等。

  学生:兴趣小组准备关于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资料。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实现知识的升华和内化。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现未知,并在“动脑、动手、动口”状态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体验互动法: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实现学生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

  三、说学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观察蒸腾现象实验以及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

  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优化教学秩序,我是这样导入的:

  1、创设情境,激疑导入

  首先复习各种植物类群所处的生活环境,明确各种植物类群均需要水,那么植物吸收水分用来做什么呢?此时,多数学生会误认为植物吸收水分用于自身组成。让同学们带着疑惑看典型例子——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一生所需的水分约200千克,其中作为植物组成成分的水分为1.827千克,维持植物生理过程的水分为0.25千克,两者的水量加起来约为2.077千克,仅占植物吸入体内水分总量的1%,那其余的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呢?

  此时,学生形成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名称)继而进入第2个教学环节:

  2、观察思考,深化认知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由于植物的蒸腾现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提前一天要求兴趣小组同学做好实验,课堂上呈现实验各装置初始状态图片)

  此时兴趣小组展示图片,阐述设计思路:选取三支粗细相近的枝条,甲去掉全部叶片,乙去掉部分叶片,丙不做处理。分别插入三支锥形瓶内,并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管外的部分,扎紧袋口。在三支锥形瓶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水,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防止水分的蒸发并做上标记,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引导学生指出对照实验,明确单一变量。

  然后兴趣小组呈现实验装置,通过观察、对比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1)、塑料袋的内壁有什么物质生成?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3)、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什么状态出来的?

  (4)、比较各塑料袋内水珠的多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5)、对该实验你还可以怎样设计?

  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归纳出蒸腾作用的概念,理解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并能通过对照实验认识到叶片多少影响蒸腾作用效率,为学生理解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的做法做知识铺垫。接着提出问题:叶为什么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呢?当然这与叶的结构有关,自然展开第3个教学环节:

  3、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具体操作分两步:

  第一步,制作临时徒手切片,让学生按照“五个环节”展开:(1)明确目的要求(2)清点材料用具(3)阅读实验步骤(4)讲解操作要领,强调安全问题(5)做好分工,开展实验。

  第二步,观察制好的临时切片,请同学们遵循“四个动作”进行:(1)、看看(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结构)(2)、画画(简单绘制叶片基本结构)(3)、比比(将绘制图与课本叶片结构模式图比对,强化认知)(4)、赛赛(组内抢答各部分结构名称)教师巡视并指导。

  在学生对叶片的基本结构有了感性认识之后,教师结合生活实例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叶的正面绿色深些而背面浅些?”“秋天的落叶为什么大多是叶面向下而叶背朝上?”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叶片的结构,完成重点知识的学习,为下一节光合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然后,利用课件“叶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对叶片基本结构进行总结概述。(板书:叶片的基本结构)

  在学生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结构后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散失的呢?继而展开第三个活动:

  2

  活动三:观察表皮临时装片

  为使学生能形象的了解气孔的位置和分布,指导一名学生进行形象演示:

  将课前刚摘下的冬青叶一片用镊子夹住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片刻后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叶片表面产生气泡。据此使学生明确气泡是从气孔中冒出的,气泡的位置就是气孔的位置;并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面和背面气泡数目?并迁移学生的认知:分析气孔的数目、分布特点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初步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气孔是什么样子的呢?组织学生制作蚕豆叶表皮临时装片,甲、乙两组分别制作上、下表皮临时装片,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保卫细胞和气孔,然后相邻甲乙组互换观察。学生能够观察到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引导学生明确气孔不但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并借此引导学生比较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及排列特点。(板书:比较表皮细胞、保卫细胞)

  对于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这部分教学,展示在“春天阳光下、夏天阳光下、阴天潮湿环境、电吹风吹叶片”四种情况下蒸腾作用强弱的课件,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强弱受四种因素的影响: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以及空气流动状况;并通过课后思考与练习中“某一植物在一天当中某些时段的失水量”加深认知理解。

  接下来回归到开始导入的问题:植物体内99%的水分用于蒸腾作用是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呢?随即引入第4个环节:

  4、体验感悟,讨论交流

  活动四:体验感悟蒸腾作用的意义

  体验:用吸管喝水。让学生体会到蒸腾作用能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使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从而促进根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感悟:用热棉球擦皮肤。让学生感悟出蒸腾作用能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讨论交流:结合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及蒸腾作用示意图,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基础上,讨论交流如下问题:

  (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

  (2)、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叶不会被灼伤?

  接着引述问题“夏季移栽植物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植物成活?”来拓展学生思维,唤其环保意识,诱其环保行为即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5、拓展思维,环境教育

  最后对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及对部分学生的综合技能进行考核,达到因材因情施教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第6个教学环节:

  6、梳理内化,达标升华

  让学生结合板书对本节内容梳理、归纳以求内化,并通过导学案进行达标训练,以求升化。

  生物说课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本场的1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细菌”。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具体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加以阐释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

  上好一堂课对于教材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对教材做一个简单的了解。本课节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细菌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殖方式。学习完本节课之后同学们还将继续学习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因此本节课的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教学之前,对于学情的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但是思维方式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容易转移,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结构都较陌生,这就需要我加以适当的引导。

  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殖方式。

  2、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通过对细菌繁殖速度的认识,减少细菌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立为: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将本节课的`难点确立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教法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等教法,同时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合理的教学过程对于上好一堂课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四个环节,分别为导入新课、探究学习、应用提升、小结作业。首先在上课伊始,我会以多媒体的方式导入今天的新课。比如,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无情的残害中国人。大家边看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日本人是用什么武器使无数的中国军民惨遭毒害的呢?好,视频播放完了,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说一下,这排最后一位同学嘴一个举手,你来说。艾,这位同学说日本人用细菌作为生化武器,用抓来的中国人做细菌试验,从而让无数人遭遇了不幸。那现在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细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呢?通过这个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在探究学习环节,我会让学生首先阅读书本第71页,并播放巴斯德的实验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通过提问学生说出细菌是被列文虎克所发现的,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接着让同学们观察72页的三幅图,通过细菌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总结出细菌的三种类型,分别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随即我会把细菌的结构示意图画在黑板上,同时让学生回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把他们前后四人分为一个小组,5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细菌和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异同?通过讨论以及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学生会发现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及细胞膜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然后我会请同学们再次观看一段模拟细菌分裂的视频。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很直观的发现细菌是通过分裂进行生殖的,并且分裂速度非常快。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应用提升的环节,我会让他们自己画出细菌结构示意图,此时我会下讲台巡视,学生们可能对鞭毛和荚膜的结构不是很清楚,我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让他们计算一道题:假设你手上现在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4小时以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细菌的分裂速度。同时布置这样一个作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细菌有哪些分类方式?

  板书设计

  为了更好的呈现课堂,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我会将黑板分为两个部分,在上课伊始,我会将本节课的题目—细菌,写在黑板中间部分的正上方。在主板书部分写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细菌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殖方式,在副板书的部分画细菌结构示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易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

  生物说课稿 篇1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内容。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教材分析】

  《从生物圈到细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1章第1节的内容,由“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部分组成。本模块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而本节的两部分内容是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的观点服务的,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围绕“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构建的:第一,从生物圈到细胞,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织等,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它们都是能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有机整体;第二,在众多层次的生命系统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是因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也是生命系统中最微小的层次。至于比细胞更微小的层次,如细胞器、细胞中的各种分子、原子等,虽然也可以看作系统,但是不能表现出完整的生命活动,因此不是生命系统。本节为后续章节打基础,后面各章依次讲述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规律等,揭示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从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

  (2)尝试将所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

  3、情感目标

  (1)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构成生物圈中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及讨论法相结合。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应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去建构概念,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是有用的知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知识,从而心里接受、喜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利用网络、图书和报刊杂志等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学生)。

  【学情分析】

  学生学完初中的生物课后,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细胞知识,不仅有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内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还有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本节的资料分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中所列举的事例和材料,都是学生在初中学过的,但又在初中相关内容基础上有所扩展。如,人的生殖过程,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学生在初中学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本节在初中的基础上加入了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层次,既起到了连贯作用,又使学生全面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从微观到宏观,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从这些层次上展开和深入的,而细胞是其他生命系统层次的基础,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都离不开细胞这个最基本的生命体。因此,教材中用图示的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呈现给学生一幅生命的画卷,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渐入新课。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播放与SARS病毒有关的录像(也可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

  提问:

  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谈谈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维热身,温故知新。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

  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不再进行生命活动。生物通常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出本课重点)

  三、问题引领,讨论深入。呈现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图例进行分析。

  1.针对实例1,提问:

  ①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

  ②草履虫还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

  2.针对实例2,提问:

  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强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共性,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总结: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3.针对实例3,提问:

  ①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②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活动相联系,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4.针对实例4,提问:

  ①HIV致病原理是什么?

  ②举出特定的细胞受损导致疾病的例子?

  (介绍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

  展示:小儿麻痹症患者及相关的脊髓细胞受到损害的图片。

  总结:上面的四个实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另外,生命活动还有赖于生物体周围的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

  四、分组交流,资料共享。

  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2.说出除种群和群落之外的其他几个层次的生命系统的概念。

  3.列举教材以外其他生命系统的具体例子。

  4.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的?

  5.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

  五、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由上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本模块的学习,我们就从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开始。

  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课前任务。

  [板书设计]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说课稿 篇14

  一、说教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1节。本节可分为2个课时,以下说课围绕第2课时展开。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信息的转录的基础上对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进一步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更系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认识中心法则。

  二、说学情

  而我所面对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传播,已经初步形成了染色体、DNA、基因和蛋白质等基本概念,但是这些概念还是相对孤立的。因此,在课中,我会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密码子表,描述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通过阅读资料卡片和模拟翻译的动态过程,概述翻译的过程及特点。

  3.通过对比自身对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总结,阐明中心法则的具体内容,认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基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的事实,认同当今生物可能有着共同的起源。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心法则。

  难点:遗传信息翻译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引导、直观展示、小组合作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程伊始,我会引导学生回忆转录的相关知识,提问:转录的场所是哪里?转录的产物是什么?去向如何?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知识能够回答,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转录产生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我再顺势追问:mRNA上的遗传信息在细胞质中又是如何被破译的呢?引入新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既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也能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展开教学。

  (二)新课教学

  1.遗传信息的翻译

  在了解翻译的过程之前,我会先引导学生认识密码子。首先我会向学生提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而mRNA上碱基只有4种。如果一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可能吗?两个呢?三个、四个呢?引起学生的思考。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交流。学生分析后能说出,当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至少在数量上是满足事实的要求的。然后我会进行总结,并讲解密码子的概念: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

  随后,我会抛出疑问:既然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理论上可以有64种氨基酸,但实际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1种。那么,密码子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呢?引导学生对照密码子表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除了终止密码子一般不编码氨基酸,每一个密码子可以对应一种氨基酸,而不同的密码子也可以对应同一种氨基酸。适时介绍密码子的专一性和简并性。并补充,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这一套密码子,所以密码子还具有通用性。这也从侧面佐证了生物有共同的起源的说法。

  在了解了密码子和氨基酸之间的关系之后,我再引导学生阅读遗传信息翻译过程的资料卡,思考:翻译的场所是哪里?模板和原料分别是什么?产物是什么?学生阅读后能回答: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mRNA,原料是21种氨基酸,产物是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的蛋白质。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翻译的具体过程,我会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氨基酸、核糖核苷酸等教学模具,模拟翻译的过程。并请学生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1条mRNA链上,只能结合一个核糖体吗?这样的结合方式有什么意义?2、翻译的起始位置是哪里?终止位置又是哪里?3、氨基酸是如何进入到核糖体的,哪种氨基酸的进入由谁来决定呢?学生通过思考和模拟能够得出答案,对翻译的过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中心法则

  我会组织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整理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再阅读教材,与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心法则内容的印象。同时,我会给学生补充讲解中心法则的补充内容,让学生意识到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启发引导、自主阅读、模拟活动等教学组织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相长,使整节课的氛围紧张活泼,有张有弛。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巩固提升

  为了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多聚核糖体的模式图,请学生尝试判断翻译的方向。

  (四)课堂小结

  在课堂的尾声,我会请学生分享本节课收获,反馈给我他们的学习情况,用以教学改进。

  (五)布置作业

  我布置的作业是查阅资料,了解遗传密码的是如何被破译的。这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了提纲式的板书,呈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

【生物说课稿】相关文章:

生物说课稿07-14

生物说课稿模板06-07

生物特征说课稿03-25

《生物入侵者》说课稿11-17

高二生物说课稿02-23

高中生物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11-24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范文七篇12-03

《台阶》说课稿12-10

《散步》说课稿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