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4-05-23 16:50:5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美术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1

  我说课的内容《石头鱼》是一节自编课,同时也是去年设计的沙河文化系列的延续。我准备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学情分析;二、教材分析;三、目标预设;四、材料准备;五、教学流程;六、教法学法;七,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我校位于沙河边,沙河现在很美丽,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在沙河边玩耍,对沙河有很深的感情,孩子们是沙河的一员,那么孩子们能不能在让我们的沙河更美丽更热闹呢?为我们沙河的娃娃创造自己的理想中美丽的和谐的沙河呢?在这一特殊的前提下,也为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在积极的自我设计石头鱼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发扬团结和睦友好的精神,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沙河的关注和热爱,以体现新课程标准,我顺应去年自编的沙河文化系列编了了这节课作为沙河文化系列之二。

  二、教材分析:在本节内容中通过用随处可见的卵石制作石头鱼,激发孩子们作为沙河的一员,随时为沙河的美丽动脑筋,并能用丰富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对孩子进行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团结合作的培训,让他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合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充分利用卵石制作石头鱼中加强环保意识。同时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有助于学生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通过学习使孩子们了解沙河关注沙河。基于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三、目标预设:1.通过探索用卵石自由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石头鱼,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想象力。2。培养学生生活情感,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实际创造潜能。

  四、材料准备:1、教具学具准备:卵石.水粉

  五、教学流程图:主要通过5个环节进行:(一)、激趣导课。通过提问激发孩子们对沙河产生关注(二)、质疑探究。观察分析卵石,小结出要关注身边事物学会巧妙利用材料创作或再创造,培养小组共同探究能力。(三)、学生分组在实践中体验自己做主并通过设计石头鱼,一起努力把沙河变得更加热闹的乐趣,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小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创作潜力和学习激情。(四)、欣赏评析别人和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美的感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五)、扩展思维激发继续探索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

  六、学法、教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围绕小组合作展开学习,通过了对原材料的分析,工艺设计的构思,改变传统的师生的.教学方式,了解本校 学生情况,联系实际生活,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把“感知”“欣赏”“创造或再创造”为前提,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把合作和探索想结合,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精神。无论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七.教 学 反 思: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运用激趣导课---质疑探究---尝试创造---体验成功----小结拓展,积极创设一种宽松的自由的情景,使学生对卵石工艺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制作欲望,紧接着展示制作技法与过程,然后引发其展开联想的翅膀,激情澎拜地动手制作石头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多维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发展了其个性,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提供创造性教学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美的韵律,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并自觉的探究制作技能技巧,对卵石工艺有一个比较明确的 感性认识,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眼,脑,手,使其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培养,而且背景色彩营造的意境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视觉效果,既培养了学生审美和创新意识,又增强了学生对工艺设计学习的兴趣。总体来说,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习过程中始终表现很积极很投入,对于在石头上创作掌握的比较好,只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的原因,学生的经验不足,底稿画的不错,在填色时有学生没有把握好水分,导致鱼的形象模糊了些,但再多做几次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体验,得到了收获,得到了快乐。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2

  一、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

  请看,老师用叠绕纸花的方法也做了几朵,为什么同一种方法却做出不同类型的花来呢?他们那里不一样?

  (1)小游戏:上显示几种花瓣的形状,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

  (2)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你还能剪出不同形状的花瓣吗?学生试剪。反馈表扬独特的花形。

  (3)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

  二、创造表现

  1.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2.提出作业要求: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分组比赛。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评交流

  1.教师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学上台传授经验。

  3.将纸花送给你喜欢的人。

  四、本课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美术术语中有一句用得最多的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实践告诉我们,所给予孩子们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勇敢的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十四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以生活日用品为题材,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日用品的外形细节,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感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内涵。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充分观察日用品的外形特征,进而引发学生对其外形产生有趣的联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创造的乐趣。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级上册第九课《有趣的勺子》、二年级上册第十课《杯子的设计》以及本册第八课《笔的世界》等“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本课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之上,拓宽学生观察的视野,通过学生积极地、大胆的设计装饰表现,使生活日用品的形象变得可爱、有趣,也反映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根据这一理念和学生实际,我们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

  2、技能目标:能根据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

  3、情感目标: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富于联想、敢于联想、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4、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为:通过对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二、说学情

  城市里的孩子越来越习惯准备好的食物;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快餐,厨房离他们越来越远。生活物品在他们身边也会视而不见。这一课,诣在唤起对生活的最纯粹的热爱,让锅碗瓢盆的节奏愉悦地敲响在耳边;让每一个小物品都展示着自己独有的质朴魅力。让孩子从生活中寻找到美和激情。四年级的孩子具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因此,联想这一形式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

  三、说教法、学法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结合我校确立的“学-议-展-梳-用”五环节教学模式,我们以学生自主合作、小组探究、学生展示为主要方式,整节课上,教师将课堂还给了学生,给了孩子充分的合作、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一个百宝箱

  教师准备的材料:

  变魔术的箱子、铲子及联想的作品

  为了真正达成课时目标,体现新课程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的理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猜猜“我”是谁

  本堂课开始我们先是进行师生间的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孩子们轻松自主学习打开一扇大门。再出示一个箱子,请生上台来摸一摸,增加了神秘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学生猜一猜,老师总结都是生活日用品,点出课题。

  第二环节,看我变变变

  在以前的教学中,孩子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联想的方法。这个环节中,老师先拿出一个勺子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出示一个“鱼”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变化的方法,目的在于复习剪贴的制作方法,为学生后期的自主创作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第三环节,宝盒开启来

  生活日用品是学生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对生活日用品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这个造型表现的环节,就有学生合作来完成,将课堂还给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将自己的知识系统条理化,为第四环节联想方法的总结打下基础。这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索的过程。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教师始终深入到每一个小组,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创作动态和遇到的困难,并加以指导,真正做到贯彻了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

  第四环节,创意我在行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先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自评、互评,首先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舞台上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与人分享的能力。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他的主导作用,不断引导让学生表达更准确,归纳更科学,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第五环节,发散思维,拓展教学

  通过欣赏多幅创意作品,意在引导学生发现,联想能使一件普通的生活日用品焕发出艺术的生命,突出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和“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启迪学生要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说板书

  我们的板书简明、条理、有针对性,每个小组就作品进行展示、自评时,教师能及时、快速、准确总结出联想的方法,把抽象思维具体化,把复杂创作浅显化。相机板书,及时高效。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还望指正。谢谢大家!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4

  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八册第8课《用彩墨画鱼》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鱼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最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影片、做游戏、动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中国画颜料绘制、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热带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绘制和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中国画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对中国画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使用并会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而《用彩墨画鱼》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表现热带鱼。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绘画过程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㈠观看影片激发学习兴趣。 ㈡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㈢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㈣示范鱼的绘制方法。

  ㈤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㈠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播放影片。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揭示学习主题——《用彩墨画鱼》,从影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㈡观察发现,感知鱼儿结构

  用课件展示鱼的基本结构。并出示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让学生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㈢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课件展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我特地采用课件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学生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方法,并进行用彩墨画鱼的示范。

  ㈣画鱼展开创作过程

  让学生欣赏彩墨鱼的影片画面,提出“你准备如何用彩墨来表现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现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这三个要求来进行创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教师分发的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的大纸上,过程中播放刚刚大量的海洋鱼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绘画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使用多用方法,画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课堂评价

  ㈠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美丽海景,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㈡扩展延伸

  同学们,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双手创造了海底世界的美,下课之后请同学们找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有表现鱼的图案,它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请同学们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识。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5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四年级的第十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结合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学习领域来说,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美术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欣赏自然与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综合能力。这也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表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第二部分是美术作品中的花,这里包含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方法、材料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其中还提出了中西方绘画比较的问题。第三部分是花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中间无形中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中的花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在教学中,对于本课的三部分,教师可选取其一或两部分重点完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要削枝强干。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显性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⑵、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2、隐性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⑵、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

  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难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3、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进行教学。 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法指导: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思路及设想:

  (一)、导入:(通过鲜花实物,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首先教师出示一支鲜花,介绍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从而引出课题。

  2、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里,组成美丽的瓶花。

  3、请学生谈自己此刻的心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结合演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欣赏活动及评述讨论。)

  1、了解生活中的花。

  (1)看到美丽的瓶花,让学生谈谈花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

  (2)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花可以装饰美化生活,还能表达我们的心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艺术中的花。

  (1)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画《银莲花》、《蓝花瓶》的表现形式,小组讨论分析其特点。

  (2)指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中国画《写生玉簪》、《露气》这两幅作品的内涵。

  3、小组再次合作探究: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4、教师适时的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绘画大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及中西绘画风格的不同。

  (三)、组织“每人献一朵花”的绘画接力比赛。

  (四)、师生互评:

  教师选小评委用贴星星的方式选出自己喜欢的画,看哪个组得到的星星多。教师进行鼓励性总评。

  (五)、课堂小结:艺术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简单的介绍,请各位领导和教师给予指导。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xx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五册中第6篇课文《盘泥条》。下面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盘泥条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或粗或细的泥条在造型表现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盘制的造型富于变化,既可以盘成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也可以盘成一对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因此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运用盘条法,会在接口处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线条,显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独有的质朴、粗犷,体现了泥条造型的独特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础上,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制作。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教材选用了四幅制作图例,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作品范例呈现了动物、人物、器皿等丰富而又生动的形象,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我确立一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欣赏、分析教材中的作品,探究泥条的不同盘发,利用这些方法制作出独特的作品的学习过程,学会盘筑的方法。

  2、在创作中体会陶瓷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只做陶艺作品;

  难点:利用这些方法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能够学习使用各种手工工具,体验不同材料的展示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由于现在学生接受信息的范围广,学生的学习能力较高。所以教师应以引导的方式启发配上直观的教学用具教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的思想跟着我的教学思路走,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我校泥塑小组的泥塑作品,并对作品及时介绍。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自由交流探究盘泥条的方法,并汇报

  2、学生根据课本图片、文字介绍,体验制作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是用泥浆粘贴;二是挤压泥条固定。

  3、交流尝试,体会遇到的问题

  4、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进行小结:你挑的干湿程度是影响盘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水分的掌握尤为重要,太湿或太干都不易成型,粗细、松紧的效果也会不同。

  5、播放一段泥条盘筑作品的制作过程录像,加深认识。学生观看泥条盘筑作品的制作过程录像,加深认识

  (三)创作表现:

  1、播放更多的有特点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2、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具鲜明个性的作品。

  (四)成果展示:

  班内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对于优秀的作品给与展示,并介绍经验。

  小组之间相互欣赏们最后选出喜欢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请小作者谈一谈创作思路。

  (五)知识拓展:

  看录像了解陶艺发展史;陶艺技法。

  观看录像,拓展思路泥塑工艺在学生中很受欢迎,所以对学生的激情引趣是很容易的。且操作过程比较简单,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比较符合学生的接受和操作实际。

  它是借助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泥塑工艺技术来制作的制品。以探究泥条盘筑、泥条编制技术,掌握基本方法,对造型进行设计、加工、制作、装饰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本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合作探究、正确处理小组整体目标达成与个体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以及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初步尝试,在劳动技术教学中,探究学习是一种常用的、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以个体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课教学中,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合作探究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观察、交流、讨论、演示等方法自主探究泥条编制工艺的基本方法。为保证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进行,学生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但每个学生不只是独立的活动,他们彼此依赖,互相帮助。在学习中不只是看书或教师教,而是采用了观察、讨论、探究、尝试制作的'方法,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有效性,同时保证了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小组学习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是基于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把对小组成员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相结合,才能处理好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最后的评价展示环节,除了小组的评价以外,评选出优秀作品参与展板的展示就把小组的合作学习展示评价提高了一个程度。

  本课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把自主学习的权利真正交给了学生。本课是对“合作学习方式”的初步探索,在合作学习的条件、时机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八册中第2课《走迷宫》。下面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这个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材分析

  《走迷宫》这一课是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中第二课,本课题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运用描绘、设计、制作等多种造型活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平面迷宫,借以释放学生对奥秘领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愿。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运用多轴造型方法表现出一个平面迷宫。

  2、收集有关迷宫的.资料,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以及造型特点。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

  五、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体验迷宫——了解迷宫——分析方法——设计制作——评析作品。

  教师通过做游戏让学生对本课产生兴趣,又通过说故事让学生了解迷宫的由来,感受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说说设计一个平面迷宫需要具备哪些部分,通过多媒体辅助观看多幅作品,请学生说说都喜欢哪一张,为什么?使学生从认识迷宫过渡到分析迷宫,激发学生设计兴趣。在如何处理通路、障碍物、背景等处理方法上会面临一些困难,运用挂图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设计才能更美观,它的步骤怎样?最后请画好的学生上前展示,其他同学说说都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喜欢?请同学把自己设计的迷宫与同学或家人一起玩一玩。

  (一)体验迷宫的玩法

  1.教师在一分钟之内试玩迷宫图,请学生监督计时,每隔lO秒报时一次。

  2.学生试玩迷宫游戏:全体学生同时打开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宫格局图,同桌合作一起走迷宫。3.请走得最快的同桌上来演示走法。

  (二)了解迷宫的相关知识

  1.迷宫的含义: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称。

  2.介绍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米诺斯王宫。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创造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三)分解迷宫图的设计方法

  1..提问: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2.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

  3.迷宫图的构成:通过五张不同迷宫图片的对比分析,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4.学生讨论设计迷宫图:

  (1)构思主题,启发学生想像能形成一定路线、与空间位移相联系的内容作为主题,如:蚂蚁找家。

  (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通道。

  (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注意道路的曲折。

  (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对比。

  5.观看两张迷宫,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1)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2)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如:秋千、索道。

  (四)创作平面迷宫图

  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五)评析作品拓展知识

  1.谈谈自己设计的迷宫,参与作品的自评、互评。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在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当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尽量的手、眼、脑都活跃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调动了主体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们庆幸自己能存在于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也感谢自己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亲身体验色彩的美丽。世界上的色彩何其之多,不一样的色彩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心情,让你处在这个色彩独有的心境里,于是便有了对色彩的感悟。心情是看不见的,却可以体验,心情是抓不到的,却紧随身边。不同的心情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用色彩画心情》一课。

  一、设计意图:

  在美术的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灵动的风景,“用我心画我画,用我I 情表我意,, ’使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充满魅力,让他们实现最自由,最幸福,充满激情的学习旅程。

  因此我想通过“情境教学”的模式,试图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诗画而又情意浓浓的课堂,和他们展开对色彩情感的认识和研讨。我用典型的黑、白、红、黄等几个颜色,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感受和体会美妙的色彩。通过欣赏、对比、想象、讨论,把学生带到一个色彩的世界里,体会色彩的性格。

  二、教材分析: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利认为:“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本课通过探索色彩的奥秘,学习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了解色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我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欣赏画家名作,使学生产生对色彩探索的好奇心,让学生作美感表达,使学生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2 .初步了解色彩这一美术语言,让学生大胆运用色彩尝试着表达自己的心情。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对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上课之初,我将请同学们从自己所在的小组选派1 到2 位同学上台前的纸箱中随意抽取一张写有不同心情的.卡片,用夸张的表情表演出来,再请同学们根据他所传达的信息来猜猜卡片上写的应是哪一种心情?通过这个环节的创设使学生增强对形象的初步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为后边的欣赏体会做铺垫。

  二、进入新课:

  .欣赏体会

  欣赏的程序是:描述、分析、评价。这个程序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分析美术作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在这个环节,我将分以下四步带领同学们循序渐近的去了解和体会色彩情感的魅力。

  首先,我通过对梵高作品《 夜晚的咖啡馆》的描述,让学生透过色彩强烈的画面强化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让每一个学生走进画面,成为画中的一员,使学生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借助毕加索的《一个盲人的早餐》,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把自己欣赏该画的心得和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用不同见解去分析作品,他们会懂得艺术家使用的每一笔色彩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和作品的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就是一个进一步感受和深入理解色彩情感的过程。

  接下来通过两张相同画面、不同色彩的画,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给他们分别取一个可以表达画中心情的名字,并且运用美术术语进行评价总结,透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使他们更深刻的理解色彩的感情。

  最后,观看迪斯尼动画片《 梦幻20xx 》中因人物心情的变化而引起画面色彩变化的片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扩展学生的视野。学生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美中育人,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

  .情境创作

  请学生闭上眼睛,伴随着欢快或悠扬的音乐,想象自己来到梦幻般的色彩环境里,这些神奇的色彩带给你什么感受?请同学们回忆当自己快乐、兴奋、伤心、委屈、痛苦… … 时,最希望用什么方式去表达这种心情?在这样的心境驱使下,大胆而富有创新的进入自己的创作阶段。此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既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交流评价:

  充分利用多媒体,及时的、适时的展示学生作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兼顾生生之间欣赏、交流,满足各自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拓展延伸: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色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亚洲信仰佛教的国家里代表着神圣的黄色在欧美国家却是警告、怯懦的寓意。再如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而到了中国却不是那么的受欢迎等等,让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渠道去了解、去搜集这方面的知识,让有限的美术课堂学习植根于宽广的生活大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能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在课堂中,我和孩子们徜徉于艺术的海洋,感受色彩,收获文化,一起放飞心灵,美美的欣赏,美美的感受,美美的表达,师生共同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求知、求趣、求美。

  以上是我对《用色彩画心情》 一课的分析,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9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窗外的景色》。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窗景是绘画中常见的题材。因为,窗景显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吸引了人们,是窗景构成的画面吸引了人们。不同的窗景反映着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志趣和审美理念。这主要靠窗外的景色、窗台的摆设、窗户周围的环境判断出来的。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掌握一定绘画和制作的技能、技巧,创作窗外景色的命题作品比较容易,难在窗外景色特点的表现。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欣赏图片、照片了解窗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及形状。

  2、学生根据想象,运用不同的绘画制作方法表现窗外的景色。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设计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运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窗外的景色。

  本课的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想象表现窗外的景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注重美术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采用创设情境法、观察发现法、鼓励法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欣赏图片、照片中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创新精神。以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共同探究制作方法,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明确创作形势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下面我将按教学环节介绍一下在教学中具体实施的情况。

  一、 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学校窗景照片。

  今天,我们就来创作一幅表现窗外景色的作品(出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认识窗子的结构。先使学生了解窗子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有窗框、窗台、窗帘、窗玻璃。再请学生谈除了常见窗子的样式,你还见过哪些样式的窗子。在学生交流窗子的样式后课件出示窗子的样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为的`是学生在创作中窗子的样式不会单调。

  2、启发学生想象,创造景色。《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所以,我首选请学生谈透过窗子经常能看到的景色。例如; 学生汇报景色有我们的生活情景、常见的楼房等。再通过欣赏课件出示景色图片“四季的变幻、日夜的更替”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想象透过窗子想看到的景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下一步的创作奠定基础。

  3、学习制作方法。 通过分析范画,引导学生分析运用的表现方法有a、绘画b、剪贴。明确作品中运用不同方法采用的技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4、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和方法,创作自己最理想的窗外景色。

  三、作品展示 体验成功

  在《新课标》的评价建议中指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我主要采用了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各小组在展示作品中互评、汇报创作构思、合作感受。教师鼓励表扬,肯定各组的成功。

  四、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用纸立体的方法,制作能打开的窗子。

  本课每个环节力争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创作窗外景色的乐趣,使整节课的气氛“和谐、民主、愉快、轻松”。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10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照课程标准关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多元智能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为指导,让学生通过听、看,思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在一定的情景和氛围中认识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笔墨造型能力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本设计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理论。

  二说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包含中国画、水粉画、版画等几个板块。本课教学属于中国画教学系列。美术课标第二学段对“造型表现”给出了这样的具体要求: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在笔墨游戏青蛙一课中要引导学生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初步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是设置本课的根本目的。

  具体说来,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更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国画教学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初步认识两位墨色的变化和基本的用笔方法,在本节课,进一步巩固中国画用墨知识,体验和感受墨的浓淡变化,运用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可爱的小青蛙,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通过体验墨色的浓淡变化,为学生进一步表现动物和在五年级学习花卉的表现,六年级时候山水、校园人物的表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整套教材中,本课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版面分析:本课教材设计了两个页码,选用画家齐白石的《青蛙》,意在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墨的浓淡在中国画中的运用,感受用笔变化,学习画家的表现技法。教材选取齐白石的一幅水墨画作品《青蛙》,学生易于接受,用抽象的.语言表现出青蛙的形态特征,既简洁又概括。教材中提供了青蛙的画法步骤图及青蛙的不同动态和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灵活处理。学生既可以临摹大师的作品,也可以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学生学习以个体、合作的方式均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水墨画的笔墨情趣带个人的审美感受。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对青蛙的结构有

  所了解,能够对其外形结构进行分析。但是在运用水性材料表现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的。首先因为学生刚刚接触中国画,刚刚开始体验笔墨的情趣,运用水性材料造型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中锋侧锋,浓墨淡墨等水墨画的绘画语言,能够运用这些绘画语言表现青蛙,并能够创造性地完成一张具有简单情景的青蛙小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教师演示、欣赏作品等多种手段表现青蛙小品,并通过探究与体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表现各种动作且有墨色变化的青蛙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墨色浓淡,感受笔墨变化带来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习惯,提高笔墨造型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的表现技法,表现具有一定情景下的青蛙小品,了解国画作品的布局和提字。

  教学难点:

  青蛙小品的布局;作画中水分的控制;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表现青蛙的各种动作。

  四说本科流程:

  情景体验,激情导入

  赏析感悟,探究实践

  师生实践提高造型

  展评小结拓展延伸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激情导入

  1、课间循环播放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你唱吧》。学生自由跟唱、跟跳。

  2、欣赏几幅青蛙图片。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

  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和动物的教育。

  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体验,了解小青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情感。

  (二)赏析感悟,探究实践

  1、师生赏析齐白石作品《青蛙》。了解用笔用墨知识。

  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了解齐白石刻苦钻研绘画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感受笔墨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增强鉴赏力,了解画面结构和布局之美,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启发演示,突破重点

  教师演示一只青蛙的画法步骤,边画边讲解用笔用墨的要求。

  引导学生理解中锋、侧锋、浓墨、淡墨等绘画语言。以及水分的控制和青蛙外形的表现、展示课下完成的作品,学生了解画面布局和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学生学习青蛙的基本画法和画面布局。

  3、欣赏作品,启发构思(课件中的作品,分析布局)

  4、分析作品,寻找情趣(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拓展学生表不同动态和不同情景青蛙作品的思维,为学生表现有情景的青蛙进行引导。

  三、师生实践提高造型

  1、提出作业要求:用中国画的技法画一幅青蛙小品,还可以同桌合作完成呢。评价要点:表现的青蛙有不同墨色和不同的动态的变化。画面添加环境有情趣。布局合理。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本课任务,培养学生作画事前预想的习惯。

  2、学生作画,教师辅导:鼓励学生表现各种动作的青蛙。

  辅导要点:执笔运墨方法、画面布局的安排、用笔用墨方法,中锋侧锋,浓墨与淡墨技法的表现、掌握笔中的水分

  四、展评小结,拓展延伸

  1、展评与小结:

  1)将作品展示到黑板的《热闹的池塘》水墨展上,师生评价。

  2)小结:说说今天的收获?看看下面的知识你掌握了吗?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交流能力,促进学生正确的评价观,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水平,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课堂小测,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技法的掌握。

  2、拓展

  展示60年版的小蝌蚪找妈妈。鼓励学生课下观看和学习。

  设计意图:引伸和拓展本课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六说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次教学设计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分析,体验的意识和方法,为学生学习国画奠定基础。

  1、注重运用多种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学习国画

  情景的创设为学生学习国画创设了很好的氛围。视频文件《小青蛙》《小青蛙你唱吧》,学生在看、听中队本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赏析齐白石作品中,通过观察和思考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出新知。教师的演示,欣赏作品,学生表现,更是冲击着学生的多种感官。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推荐,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课堂拓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60版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把国画作品进行拍摄的特殊技术处理而成。学生喜欢看动画片,从而使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时,不但赏析到淡雅的国画作品,有对国画作品是怎样动起来的,产生探索的欲望。所以课堂拓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了课堂拓展的实效性。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11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14课《吃虫草》,说课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

  一、说教材

  《吃虫草》这一课在老人美版教材中已作用了十多年,在步入课程改革的今天,它仍然被青睐,仍占有一席之地,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我就对教材展开分析:

  “吃虫草”是以自然界中奇妙的吃虫植物作为教材内容,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接触的是一种新奇、有趣的事物,这个课题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探究、想象与创作的空间,虽然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它仍然吸引着学生、教师的眼球,新教材把它的使用对象确定为三年级学生,我认为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综合、探索”领域中使用该教材,将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自然融合,能综合性地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视野开阔,使师生围绕着对这种新奇小草的探究,去表现大自然中美与善的生态平衡,并同时在搜集信息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该课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教学目标

  我认为要让学生综合能力凸现于课堂,应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差异的表现为基础,将作业要求灵活划分,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可以是异想纷呈的设计,以学生的求知需要来活用教材,使教学人本化,为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充裕的空间,因此,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自然中奇妙的植物——吃虫草的种类及捕虫的特点,通过吃虫草这种植物,了解自然界的美妙。

  2、过程与方法:发挥想象力,敢于大胆表现。学习用综合技法表现吃虫草。训练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运用相关资料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进行设计、绘画、制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于价值观:

  通过观察了解吃虫草的特点,引起好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吃虫草的.种类、特点。

  2. 将美术与科学自然融合,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吃虫草。

  (三) 教学难点:利用审美情趣,创意的设计、综合技法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

  二、说教法

  我们常说“教有法而无定法”前边这个“法”是一般的教学规律,不大变的,是个“定量”,而后边这个“法”则是多样、灵活的,它考验着我们教师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空里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是个无限量的“变量”。在该堂课中,我认为应立足于从美术学科的创造表现中延伸对科学以及现实社会的联系。以下是我设计的教法:

  1.故事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虫吃草,而现在虫被草吃了,引导学生对故事产生兴趣,由此引出自然中奇异的吃虫草的话题。

  2.赏析入境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视频将学生的观察视野延长了,学生的观察虽然不及在真实的自然中得到的那么深刻灵动,但对于该课而言,运用课件在短时间里了解吃虫草的种类、捕虫方式等直观感受的建立仍有重要作用,这样的引领入境能起到突破重点的关键作用。

  3.师生互动,探索表现

  在对大自然奥秘的探解中,教师搜集的资料给课堂充实了大量的知识内容,不断激发起每个人个性化的思考及强烈的学习动力,以各种形式展开艺术实践尝试,教师引领着学生分析用各类综合性方法表达自己的创意,突出“独特、个性、创新”。

  三、说学法

  教学最终落实于学生的“学”,它不仅仅是结果,更强调过程及获取知识的方法。这节课,我作了以下指导:

  1.组织教学:教师围绕设计及表现奇异的吃虫草及新型“捕虫器”进行创作,并展示部分作品,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及知识经验,以先行者的姿态呈现。

  2. 明确学习的组织形式:以个人独立或集体制作的形式,让学生确认自己已有的材料并通过分析吃虫草的捕虫器特点“芳香的气味,奇特的外形,鲜艳的颜色”三大特点,紧接着从分析仿生设计案例赏析,将人类和生物的奥妙在造物过程中进行模仿、创新设计,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设计与表现的原则,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3. 加强认知与表现结构:学生对设计以及造型已经有了基本明确的认识,但还不够巩固,这就需要在过程中结合具体操作和对作品的分析评价、张扬,鼓励新颖、奇特的设计作品,让学生真正了解设计与表现的思维方式,更为理性地欣赏,评述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共同分享成功的愉悦。

  四、说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是信息交流为主要活动载体而存在,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比克低估。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制作了一些课件。这样做有以下优点:1、符合教学内容的需求。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3、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大自然中有无数动物和植物,每天它们之间都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动物和植物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教师讲小故事:春天来了,天气渐渐变暖了,植物也开始生长了,与此同时一些小虫子也来了,灾森林里草地上寻找自己最爱吃的小草。可是就在前两天,几个小虫子正在草丛中玩耍时,一不小心,备草给吃掉了(停顿两秒),你们相信吗?

  学生:不信

  教师:你们不信呀!那我就带你们去看看。(出示课件:虫子被吃的过程)

  学生:观看课件

  教师:现在你们应该相信了吧!

  播放课件:短片中的小蚂蚁怎么了?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有关吃虫草的知识啊?——出示课题《吃虫草》

  (二)新授

  1、虫子吃草是平常事,居然还能吃虫子?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都知道吃虫草既不会跑也不会跳,但他却轻而易举的让活蹦乱跳的蚂蚁成为自己的猎物,那么吃虫草事用什么方法抓住小虫子的呢?

  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2、下面我们在欣赏几个录像,看看吃虫草事用什么方法抓住小虫子的?(播放课件)细致观察下面两组图片,根据吃虫草的捕虫过程重新排列,并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并汇报。

  3、根据录像中的资料我们来总结一下捕虫草捕虫的方式都是什么样子的?

  设陷阱:等待小虫子掉进捕虫叶袋里后奖其捕住。

  黏液粘:从叶片上分泌处黏液,粘住小虫子。

  设圈套:合拢叶片夹住小虫子。

  在水中将小虫子吸入捕虫叶袋里。

  4、我们已经总结处三种吃虫草捕虫的方式了,想一想,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同桌模仿吃虫草吃虫的过程。

  (两人一人演虫子,一人演草)

  5、吃虫草为什么要吃虫呢?(放录音)

  6、欣赏图片:学生汇报有哪些种类?吃虫草有什么特点?生长在什么地方?

  7、欣赏学生作品(多媒体)

  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生活钟我们睡都没有见过。他们靠奇特的外形、鲜艳的颜色、芳香的气味,不仅吸引了小虫子,还吸引了好多小朋友。这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表现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观察:画面中运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你想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完成这次作业?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现吃虫草的?

  8、教师示范勾线法:首先选择用基本型想象吃虫草。(花形奇、现象奇,这个花长的想垃圾桶,人们瑶想扔垃圾可以扔到里面,然后花可以吸收生长)(我准备画一种缠藤花,它可以生长在河边,他不仅能吃虫子,如果小孩在河边玩水,触动它,它就可能缠住你,不会让你掉进水里)(我还准备画一个叶子很大的花草,叶子上面有许多小孔,他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废气。)

  教师强调注意疏密、高低、大小、远近的变化,通过欣赏作品讲解。

  (三)练习:

  你们能不能发挥想象去挖掘在大自然深处的奇花异草啊?今天我们将举行一个“想象小天才”画展,比一比谁画的吃虫草最有创意?老师相信同学们的设计能力,你们一定能够想象出更新奇的吃虫草来,并能把它们最生动的一面表现出来,现在我们就来培育自己的吃虫草吧。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学过的方法表现吃虫草捕食的情景。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3、辅导要点:线条的变化、构图,捕虫器的赵姓和细致的描绘。

  六、说评价

  体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评价以“设计思维活动”作为主轴综合贯通,使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延伸,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方式相结合,即重结果,又重过程,同时关注学生是否理解自然与艺术的相互关系以及融合。

  新课程促使我们要求自己不仅要有很好的美术素养、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让我们倾听学生的声音,引领他们的动态,让同学们共同发展、进步、教学相长,交流相长。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12

  说教材:《精美的邮票》人教版六年制小学美术四年级的上学期第九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概念、发展史、以及邮票的特点,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的美术技能设计邮票,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精美的邮票,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的邮票知识,让学生认识邮票,感受邮票之美,学习简单的邮票画面设计与制作。

  2、通过对邮票的欣赏、了解及创作,培养学生对集邮的兴趣。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与设计能力。

  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邮票的设计,能绘制图案精美、主题明确的邮票。

  教学难点:学生创造思维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提出要求改变单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于掌握,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人文气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采取了互动型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在创设情境中讨论、体验;在欣赏中比较、探究学习技法,以解决难点;在展示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

  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色、点、线、形设计作品,同时对于点、线的种类、排列,色彩的冷暖、情绪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他们用这些美术元素进行邮票设计,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点拨,引导他们在创作的同时体验其中的乐趣。因此,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关情境中,通过感觉、联想和想象,来完成造型表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学生收集邮票的相关资料,如: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什么邮票?我国发行的第一张邮票的名称、发行时间等。每人准备几张邮票。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谜语导入,欣赏探究,绘制作品,展示评价。

  1、谜语导入(大约5分钟)

  教师出示课件谜语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请学生猜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性学习(大约10分钟)

  (1)教师运用直观的课件演示

  ①邮票的来历和作用

  ②邮票的发展史

  ③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张邮票和我国发行的第一张邮票的相关资料。

  ④邮票的分类

  ⑤邮票的特点

  ⑥邮票的表现方法

  (直观教学法使学生能更快、更轻松的掌握邮票相关知识。)

  (2)重点演示邮票的表现方法(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探究的精神。)

  3、绘制作品

  首先教师提出师生总结的制作要领,学生开始设计表现一枚邮票,教师在此过程中采用巡视指导法。(运用此方法可以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4、展示评价

  此环节中我采用小班内总体评价,让学生们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同时也让作者发表创作理念,教师奖励。(运用此方法可以公正的评价学生,并且用奖品激励学生,让其对美术更加喜爱。)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本课是四年级美术上册第十课的内容,本课以“学生与时间,自然规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动手意识,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本课是以制作年历为主,以我们生活当中常会用到年历来开始本章内容,好为后面的做铺垫。

  教学目标:

  1、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

  2、通过绘画、拼贴、剪贴手法,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3、加强学生的爱心,互相协作的精神,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通过绘画、拼贴、剪贴手法,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的材质、方法来制作。

  教学资源:

  年历制作模板、20xx年历表、音乐、图片

  学生用具:

  素描纸、记号笔、长尺子、颜料、图片、收集的年历

  课时:

  1课时

  课型:

  综合课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主动画,主动学,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通过赏图、自主尝试、合作学习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目的。

  三、说教法:

  我在课堂上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采用台历模板优美的图片启发诱导,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状态,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问题,揭示活动的内容:

  今年是20xx年,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是×月×日是星期几吗?现在有谁能说一说明年你的生日是星期几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样制作20xx年的年历。

  (二)、从日常生活入手,观察年历,发现年历的特征: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手中的20xx年的'年历,互相说一说年历上你观察到了什么?

  2、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说说年历的特征。(重点让学生了解年历的排列规律,即月历中7天为一个周期,如:4月1号是星期三,让学生好快地发现以后的星期三分别是8号、15号,22号等)

  3、制作一份年历,你还能说一说需要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表述,教师引导,最关键的是要学生知道时间的连续在月历表中的排法)(用左拳头数大小月)

  讲授阴阳历的相关知识。及年历包含的内容。(用课件来让学生读,真正了解阴阳历,并板书出来。)

  年历上有月份、日期,也有反映人、事、物的各种图像。年历的形式,有全年一整张的;也有每月一张的;甚至还有每天一张的。年历有可放在桌子上的;也有可挂在墙面上的。

  年历的作用,一是为了便于查找日期,安排学习和工作;二是可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居住环境。

  (三)、探究月历的制作的步骤

  1、注明月份(中英文都可以)

  2、写上星期

  2、确定大小月,写在星期几下面

  3、用彩色笔标明节假日

  3、绘制或粘贴图案

  (四)完成作业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日月份做一个月份的月历,完成后将制作的月历按顺序贴到黑板上,全班再进行评价。在学生自我评价中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巩固本节课所学:阴阳历、星期、年份、图案。

  2、个人完成月历,再全班合作,完成年历,引导学生观察制成后的20xx年的年历,检查年历制作的是否正确,美观。

  3、结合有意义的节假日,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植树节要注意环保;国庆节,八一建军节,激起爱国热忱,向解放军学习等。

  4、年历趣味知识阅读

  只要是农历闰月,不论它是闰几月,都只有一个节气。

  除闰年之外,公历一年中的第一天总是同最后一天的星期相同。

  任何一个世纪的第一天都不会是星期三、五或星期天。

  每隔19年,公历与农历的日期会完全吻合或大致相近,只是农历年号与星期不同。

  每隔28年公历中的月、日、星期的日子就会重复一次。

  只要公历不是闰年,1月1日是星期几,10月1日也一定是星期几;4月1日与7月1日、9月1日与12月1日也是如此。

  每65年出现一次最早的春节,在公历1月23日前后;出现一次最迟的春节,在公历2月20日前后,相差约一个月。

  每60年,农历的天干地支会重合一次,称为“甲子年”。

  每隔375年,太阳系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要集聚在太阳的同一方向,届时会出现九大行星“大团聚”的少有天象。

  (五)、拓展:

  1、课后将每月过生日的人数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2、回家自己做一整年的年历,挂在家里,圈上父母的生日。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将上一课时完成的纸编网纹设计成简单造型,剪出外型之后贴在剪纸作品上,随后用穿编的方法在作品上进行花边装饰。

  2、知识点的作用:

  (1)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2)协调学生的手脑能力。

  3、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六年制美术教材第八册美术教材第4课,是本册手工艺制作安排的第3课,本课又分为两课时,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将所学到的基础穿编加以运用并进行图案设计,既巩固了基础穿编的技法,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创造出更美的纸编艺术品,同时也为下一课《五、穿编图案》打下了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点要求:

  (1)知识与技能:知道并掌握基础的穿编规律、技巧方法,发现将经、纬线变化而穿编出来的不同图案,运用剪、粘、穿编等方法装饰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创设活动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个人创作的作品以“标价”形式学生互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纸工制作带来的乐趣,发现编织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剪、粘、穿编等方法装饰剪纸作品

  教学难点:

  (1)将穿编好的网纹设计成简单的造型,并做图案装饰。

  (2)用穿编的方法给剪纸作品加上花边修饰。

  6、教具准备:

  六组基础穿编的经线、纬线(小组比赛时用)、剪纸作品、彩纸、剪刀、小刀、胶水、范作、布景等

  7、课时:

  第二课时。

  8、教室布置:

  将课桌拼成六个小组。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学分析: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我采用游戏方式引入教学,即用第一课时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基础穿编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大家轮流穿编,最先完成组为优胜,既巩固了知识,又调动了课堂气氛,然后以《纸编工艺品超市》形式介绍店内纸编产品,学生认购,小组探究,发现新奇之处,相互讨论,得出制作方法的结论,以这种形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中的学生为主体,提高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进行讲解演示,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印象,教师适时的讲解,提醒学生在操作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如(色彩的搭配、经线的裁剪、图案的设计等等)。在学生设计制作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避免个别学生在制作时遇到不必要的错误,或者及时的加以纠正,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2、学法分析:

  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小组探究、专心听讲,再自行设计,在制作过程中,相互合作、态度认真、积极思考、专心致志,及时提问,领悟制作的要点和难点,头脑始终有一宗旨:不但要学会怎样做纸编工艺,而且要做得美丽新颖,色彩艳丽,符合作品对象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为了复习巩固上一课时学到的穿编知识,教师首先让学生玩一个“穿编接力赛”,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六人轮流穿编,最先完成组为优胜,这样的导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复习的旧知识,还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2、“超市”认购,小组探究。

  在紧张刺激的游戏比赛之后,出示超市布景,教师宣布“纸编工艺品超市”开张营业,随后介绍超市内纸编工艺品的品种(如:茶杯、陶器、瓷器、花瓶等)。然后让学生从“超市内认购一样纸编工艺品,小组探究其制作方法,得出结论:将编好的网纹设计成造型剪贴在剪纸上,并用穿编的方法进行花边装饰。这种以超市场景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认购”并探究讨论制作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了教学难点。

  3、造型设计,师生互动。

  在学生反馈完制作方法之后,教师通过实物投影进行造型设计并剪贴。教师利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加上简练的演示语言,直观形象的让学生知道造型设计的.要求和制作步骤:先画,后剪,再粘。最后请学生说说“你设计什么图形?”(可以是风景、动物、植物、抽象的图形)交流之后,学生设计,最后进行“图形猜猜猜”游戏进行互动交流。(完成第一教学难点)

  4、添加花边,完成作品。

  在刚才的基础上,为了使作品更加美观富有艺术性,可以给它添加装饰,在刚才探究制作步骤时便发现了用纸条穿编出花边来装饰作品。教师实物投影出示一幅未装饰的作品,让学生帮助解决花边最佳添加位置,另外在花边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经线的裁剪上教师适时强调一下要注意的问题。在教师的讲解演示之后,学生进行创作设计,完成作品。

  5、小组互评,“作品标价”。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将完成的作品以粘在“纸编工艺品超市”布景的固定区域内,然后组和组之间互评,如:第一组评第二组作品,第二组评第三组……第六组评第一组。评价标准为:图案是否美观、色彩是否鲜艳、花边位置是否恰当。小组成员在商量好之后,由组长用已准备好的价码为对应组的作品贴上价格,价格最高的作品为优秀,并作学生点评,和教师总评,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找出不足,然后让学生自己修改,并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最后教师总结概括,鼓励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发现生活中编织工艺品的美,尝试利用各种材料编织出精美的工艺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四、课堂评价:

  1、本课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抓住纸编这一手工类课型的基本要求,让学生通过“看、做”,掌握“纸编”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从而形成纸编的技能。

  2、本课让学生学会观察探究:分析和理解纸编工艺品的制作方法,运用画、剪、粘、穿编等手段,创造出自己喜爱的纸编艺术品,提高学生的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合理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养成爱护大自然的好习惯。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15课的内容《大师画我也画》,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是在16课对《画家凡高》作品的欣赏基础之上进行造型实践的课程,目的是进一步学习画家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们艺术作品中丰富的表现方法,感悟艺术多元化,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2.教学内容与目标

  ①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画家凡高、毕加索的造型表现方法,感悟艺术多元化的特点。模仿用大师的画法创造一幅作品。

  ②隐形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中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感悟画家凡高和毕加索的造型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形象特征及作者的感受,怎样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设计理念

  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为理念,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凡高的表现手法和毕加索的立体派造型特点。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直观演示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欣赏”、“分析”、“评论”当中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

  三、学法指导

  通过欣赏、分析、评论到动手实践都是在学生不断探索中进行的。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了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立体主义创新的精神,在认识了大画家凡高和毕加索的绘画特点基础上,鼓励学生灵活的运用不同的绘画风格,尽量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结构

  本节课是由谈话导入、探究新知、动手实践、作业展评和课后延伸五部分组成。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凡高的作品:说说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然后板书课题《大师画我也画》

  (二)探究新知

  1. 小组讨论:画面为什么会有动感?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是靠一些笔触,这些笔触既有变化又有秩序,它是根据物象的运动方向和特点画的,每一部分的色彩都很丰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2. 教师演示不同笔触表现的.花。让学生直观了解笔触的运用。

  3.指明板演被风吹动的树或者涌动的云,并用肢体表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分析30页其他学生的作业,小组讨论:你认为哪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5.欣赏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多拉马尔肖像》

  小组讨论这幅画中人物的各个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请大家从不同角度观察你身边的同学头部的不同特点。让学生从实际中锻炼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让学生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的特点──对形象全面分析。

  6.课件出示:学生的作品,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7.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像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了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在创作欲望。

  (三)动手实践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了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提醒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四)作业展评

  采用他评、小组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的作业,并颁发奖励。

  (五)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用国画的形式表现立体主义的作品。

  五、教学风格和特色

  在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了解艺术多元化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画面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04-19

美术说课稿04-23

中班美术说课稿07-23

美术说课稿范文09-05

湘版四年级美术说课稿07-26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04-19

小学美术说课稿四篇11-17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12-22

【实用】美术说课稿模板十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