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内容是《雷雨》,它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课,是本册书第五组的第二课,这一组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据本课的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方面:
1、知识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 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根据目标的设定,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而教学难点应该是能从文中分析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象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的教法主要采取
1、信息收集法
2、情景教学法
学法主要目标
1、以朗读感悟为主
2、小组合作探究
在本节课中我将教学环节分为五个环节
一、设情景,感受雨的美。
首先出示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意识感知雨的美丽,引起好奇探究的欲望。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内容
带领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在自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三、理解课文内容
在理解课文内容是,主要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雷雨的变化,再读一读重点的句子,来整体把握住课文脉络,最后品读课文,感受雷雨前、中、后的不同。
四、课堂检测
在课堂检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虽简洁但明了,更能直观地加深孩子们理解课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把一个真情故事娓娓道来:小兵非常喜欢玩具店里的一辆小汽车,但他知道,因为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所以面对热情的售货员阿姨,小兵的回答言不由衷、震撼心灵:“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售货员阿姨被深深感动了,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女儿忙请妈妈把自己最漂亮的小汽车转送给小兵。读xxx文,我最直接的心情感受是心酸、叹息,更多的是流转的感动和深深的慰籍。再读文本,用心去触摸语言文字后,发现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描写细腻生动。比如写小男孩喜欢小汽车的句子:“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只要……就……”、“目不转睛、盯、闪着兴奋的光芒”等词的运用把小男孩对玩具的喜欢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比如“叹了一口气”、“眼圈红了”“忍不住”“抢着说”等细腻的刻画,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立体感。
对于这样一篇情节生动、意蕴深长的低年级略读课文,识字必定是一个教学重点。另一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引领孩子自读自悟,在读中捕捉语言、透过语言文字进行体会、思考,从而感悟并学习文中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为手段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课文中小男孩的做法对他们来说太不常见了,所以很难体验到小男孩忍受“强烈的渴望”和因心疼妈妈而“坚决不要”的巨大心理发差。“如此缩短和文中男孩的心灵距离,体验男孩的心灵世界”也就成了教学本课的一个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流程,下面我将有侧重的进行说明:
一、看图导入,充分接触文本
低年级的教材图文并茂,均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课本资源,从图入手,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什么人?看图说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在交流中相机落实生词“玩具”、“柜台”、“售货员”,使词语教学更显生活化。
随后,教师应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来接触文本,采用多种的形式来读通课文。记得周一贯老师曾提出过:读通课文是一个常被遗忘的重要话题。的确如此。其实,读通课文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学生也只有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创造基本条件,并把这种良好的阅读心境弥散于教学全过程中。
二、再读文本,感受男孩“爱车之情”
本环节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从哪里看出小男孩喜欢小汽车?”这个核心问题,组织学生找出有关语段。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两个写小男孩子喜欢汽车的句子。教师可重点抓住“目不转晴“这个新词,先让学生逐字解释,理解成语意思,并告诉学生逐字解释连成一句话这也是一种解词方法。还可以在这句话里找找它的近义词(盯),做做动作。说说你什么时候会目不转睛,努力把词语教学搞得充实。
对于第二句话:男孩点点头,又专心看起小汽车来。教师可安排一个把话说具体的环节。让学生说说,男孩点点头,又专心看起小汽车来。他又是怎么看呢?让学生想象说话,把他的`神态、动作说进去。这个环节的安排是对前面一个语段中语言的内化和运用。
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问题进行语言重组,想象“小男孩的一家生活会是怎样的”,通过想象说话,开掘出“生活不富裕”这个词语的真实内涵。
三、潜心会文,聚焦“感动”
这个板块是重点板块,也是突破难点的所在,教师应重锤敲打。利用文本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教师可以把解读聚焦于“感动”上,让学生圈圈划划,找找哪里感动了你,再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交流。这样以“交流互动”的操作策略突破了烦琐的分析,使设计具有弹性、开放的特点,适应了课堂教学现场生成的客观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重点抓两个语段:
语段一:妈妈买完药后,妈妈、售货员阿姨、小男孩三个人之间的对话。
语段二:售货员阿姨对女儿提起这件事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孩子们找到语段后,教师应不忙着交流,先让其自读自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与作者亲密接触。试想,连文本都没接触充分,孩子们怎么会与课文产生共鸣,怎么会与课文一起心跳呢?同时,教师要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像第一个语段,教师可以抓住描写男孩的词语“抢着”“拉着”,移情体验,喘磨词语背后男孩的心情。还可以研读售货员阿姨的表情,找出相关词语“忍不住”“眼圈红了”,借助这些语言的品味,挖掘蕴涵在字里行间的隐隐情愫,使为难的妈妈、懂事的孩子、善良的售货员阿姨三个形象鲜明饱满。此时再进行对话朗读水到渠成,相信孩子们的朗读会更多的融合自己的感受,语言所抒发的情感定会溢出纸面。
语段二是售货员阿姨和女儿之间的对话,人物之间没有具体的语言,教师可以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他们之间的对话。在情境表演中既运用了语言,又悄无痕地达成了情感目标。
四、小结谈话,巩固识字教学
因为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所以课尾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自由畅谈环节,引导从不同角度谈谈学可课文后所想到的。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升华并丰富文章的主题,使学文与做人的任务达到和谐统一。
本课是略读课文,所以没有写字要求。要求会认的生字一共有11个,其中大多数生字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无需平均使力,而可以把重点力量放在“裕”等相对来说不太常见的生字识记上。鼓励学生个性化识字。可以编编字谜,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个促进。
当然,以上只是我理想化的教学设计,具体操作还要视课堂实际情况而定。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蚕姑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相关知识:从蚕卵里孵化出来,四次蚕眠,蜕皮,上蚕山,吐丝结茧,变成蛾。全文结构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后贯通,易于学生阅读把握。特别是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图,传达了有如孩子般的喜爱之情。如此充满情趣的课文,孩子们乐学、爱学。课文以蚕姑娘为题,以拟人的手法来写蚕,可以看出作者对蚕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份。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春暖时节,蚕从卵里孵化出来。
第二部份(第二—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第一次蜕皮,从又黑又小变成黄姑娘。
第二次蜕皮,从又黄又瘦变成白姑娘。
第三次蜕皮,从又白又嫩变成胖姑娘。
第四次蜕皮,从又白又胖变成亮姑娘。
第三部份(第六、七自然段):讲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姑娘的情况。
由于低段教学以识字为主,因此本课的重点:①掌握9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会认识5个二类识字。通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牢记课文的内容,最后能进行背诵。
本课的难点:我认为是要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因为生在城市的孩子,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蚕,多数学生缺乏对蚕的感性认识。但由于童心,他们会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对昆虫强烈的'研究兴趣,应作为本课的难点。
对于本文我安排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主要做到: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认识生字,学写其中6个左右结构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注意指导读好“姑娘”中的轻声,二类字中的“卵”不要读成“软”“裳”是轻声。
3、在教学生字词时,可以用上猜谜法:15天是半个月“胖”;24小时是1天“旧”;上面的羊没尾,下面的血没撇“盖”。再用部件法学习“蚕”天虫;“姑”女古;“娘”女良;“床”广木;“响”口向,“桑”三“又”加一“木”。这些内容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这样学生不仅知道学习生字的方法,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下面我说说第二课时的预设: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牢记课文的内容,最后能进行背诵。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课文中那些形象、生动的语句,蚕的有趣的生长变化过程,以及相似的、前后贯通的文章结构,是学生学习本课最有利的因素,很容易激发出学生对学习本课的极大兴趣。
一、复习导入: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字词教学是重点目标,出示课文后的一组词语正好可以复习词语的同时回顾课文内容.
衣裳 蚕姑娘 又黑又小 又白又嫩
漂亮暖洋洋又黄又瘦 又白又胖
二、自学探疑
因为是科普性的文章,我认为教学这样的文章,应该有意地培养孩子探究的意识和提问的意识.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要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把孩子们的问题集中后筛选,选出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1、如蚕的一生要睡几次?
2、是怎样进行变化的?
3、蚕最后是变成了什么样的?
4、你不明白的地方是什么?
接下来安排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读读、想想、划划、写写,在文中寻找满意的答案。整堂课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教学,问题都由孩子们自己来解答,把课堂还给孩子老师只是听众,必要时做补充或者提示,这样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找出课文中有关的答案。即使孩子自己不明白,在听了别人的解答后,也有了明确的认识。这种解问的方法,可以使多数的学生都动脑想想。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的阅读,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上,重点指导学生的阅读情感,语气。如“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把春天来了和小蚕出生时的喜悦语气读出来。在读“睡了四回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丝来,要盖新的房。”这是蚕姑娘的最后变化,要把蚕快要完成它一生的历史使命和就要结束蚕姑娘的日子,那种充满激情的语气读出来。这样读,能加深同学们对句子的理解,特别是老师对阅读情感与语气的指导,能使学生融情于文中。
在对词语的理解上,我采用划的方法,把一些重点词语勾画下来。如脱下、醒了、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爬到、丝儿、茧子、开了窗、蛾姑娘,学生们能记住这些词,也就基本记住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对背诵这篇课文,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让学生边理解内容,边勾画词语。
在对课文理解后我抓住一些拟人化的词语,把为什么叫蚕姑娘的问题揭示出来。特别是通过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变成”,黑姑娘变成黄姑娘,变成白姑娘,变成胖姑娘,变成蛾姑娘这些活泼生动的句子,让学生掌握了蚕的生长知识。明确为什么把蚕当作人来写。
三、拓宽训练
学了这篇课文后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些关于蚕的资料,正好是养蚕的时节,可以让孩子自己养几天蚕,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四、板书
为了帮助学生熟记住蚕的生长过程,我采用了如下的板书。
2、蚕姑娘
春(暖洋洋) 蚕卵 钻
又黑又小 (不吃不动) 变 黄
又黄又瘦 变 白
又白又嫩 变 胖
又白又胖 变 亮
吐丝结茧 开窗 变 蛾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介绍了汉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的故事。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对古代科学家有着一种神秘感,但体会张衡善于观察、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距""颗""指""乱"这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猜图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用课件出示了几幅名人小时候的画像,请学生猜猜他是谁?
老师今天还要给你们揭示一位名人,人就是张衡,他小时候可爱观察星星了,都到达了痴迷的程度,从而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课文。
2、反馈词语的掌握情况。
3、思考:你从课文中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的。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了解小张衡是怎样观察、探索的。
1、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
快闭上你的眼睛,想象这美丽的夜空。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角色转换:让我们都来当小张衡,一起来数星星。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二)进一步感悟小张衡爱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课件:这颗星星和那颗星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①引导学生自读,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从中你看出什么来了?
我们男生读读张衡的话,女生读读爷爷的话。
②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的品质。
张衡观察的可真仔细,你有什么想对张衡说的?
小结:是啊,小张衡真是了不起,他善于观察,乐于探索,发现了不管怎么动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课件: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引导学生理解读读爷爷这句话的意思。
角色转换,体会人物品质。
就是因为爷爷这句话,小张衡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如果是你,你会起来看吗?
男生读读爷爷的话;女生读读张衡的话。
张衡可真了不起,你来夸夸小张衡!
小结:正是因为张衡从小喜欢观察星星,长大后继续刻苦钻研,成了我国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我和同学们一样特别佩服小张衡,就让我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吧。
四、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读手中的阅读材料。
第二步: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小结:正是由于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善于观察,乐于探索,长大后勤奋地学习钻研,不懈地努力,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意识,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1、积累词语
读读黑板上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音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各有什么特点。
2、距: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最后一笔是竖折。
颗: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果"的捺变成点写得小一点,"页"的最后一笔点写得大一点。
指: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乱:"舌"要写得瘦长一些。
3、学生书写。
4、反馈指导,再写。
小结:学完了课文,我们认识了距离我们1900多年的天文学家张衡,了解了他的故事。如果你也对天文产生了兴趣,可以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也可以亲自到天文馆去看看美丽神秘的星空。
学习效果设计评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有感情☆☆☆②正确、流利☆☆
③正确☆
2、我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①讲得很好☆☆☆②讲得比较好☆☆
③讲得得不理想☆
3、我能写好"距""颗""乱""指"这四个字。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画家和牧童》是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高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戴嵩身为著名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文以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实事求是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文理念,是一篇有益于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好课例。
二、说学情
本课教学的活动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表现欲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其中也有少数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不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合作学习中往往充当听众,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及时加以引导,使之全面、有效地学习的全过程。
三、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诚恳虚心和牧童敢于向权威提意见的优秀品质。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五、具体教学设计
1、 课前导入
在执教本课第一课时时已经落实好本课生字词的认读、书写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这几个目标,而本课要认的二类字及要求会写的生字较多,因此考虑用复习生字词这一实用的教学手段导入第二课时。
2、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一开始,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介绍画家戴嵩”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文本,与文本的对话,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整节课在“以读促悟”的教学手段组织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让生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同桌合作表演、男女生分角色合作朗读等多元化朗读方式,引导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师生、生生、文本与生之间进行互相融合,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敢于提意见的美好品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3、 注重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在本课中,我注重训练学习 “一……就……”、“一会儿……一会儿……”两个跟“一”有关的句式。如果单独地将文中的句式抽离出文本,可能会出现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偶尔“出轨”,或是引发学生出现对汉语言文字的枯燥感,因此在学习这两个句式时,我有意识地将这两个句式放在一起,归纳出汉字中“一”的文字魅力。具体操作如下:师:“在数学‘1’在10位数字中代表的是最小,而汉语言文字中的‘一’可棒了,它在跟其他词语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意义可丰富了,不信请看。”(出示两个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另一句去掉了“一……就……”)结合朗读、对比两个句子,让学生在感悟“一……就……”这个句式的用法和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画家戴嵩的著名及激发对汉字的喜爱之情。(指导“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句式,方法同上。)
(在指导“一……就……”这个句式时,我将对这个句式的运用放在了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发现原本已经创设得很好的情景稍稍出现了“开裂”,鲍老师指出,对句式的训练一般不放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除非是个别,如我课堂上理解“和蔼”时,让学生说说见过的和蔼的人这一处地方,能紧密结合文本,又能通过运用词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一种情况。因此对句式在解读文本过程中的应用要小心谨慎。
在上台指出国画里运用那两个词的地方里,学生的兴致很高,一个个争着上台。我及时利用了这一契机,大大赞扬了学生们的细心观察及对国画的“欣赏”水平,氛围融洽。可由于学生在平日里养成了过于爱表现的习惯,这里
面生出了一点点“小插曲”,个别生停留在对画的观察中,表现出对画的课外知识急于表达的情况,此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表扬学生课外知识的丰富,而继续进入下一学习环节。)
4、 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兴趣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本课中,我充分利用本课蕴含的情感、价值观教育意义,创设具有熏陶感染作用的情景,结合“以读促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词语、句子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由于本课的核心是要体会画家的诚恳虚心,牧童的大胆率真这两种美好品质,因此在本课的开始,我大力渲染了画家的知名度及画画的高超技巧,然后通过自读、分角色合作朗读等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对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用不同颜色加以突出强调,配合上表情、动作,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多形式的朗读中自然完成。
(朗读是阅读课中的重点之重,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才能很好地完成。在本环节中,学生对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这一学习方式绕有兴趣,这跟教师在平时注重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有关。)
5、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结合新课标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本课中我力求大力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具体体如下:
①首先,我创设了一个具体的'情景:“画家戴嵩如此出名,有一天他的好友请他画画,他画了一幅《斗牛图》,假如当时你是一名观众,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引出了商人、教书先生的话,在分角色朗读、表演他们的角色后,我又引问:“当时的观众还有什么人呢?同桌之间互相演演。”
②在教到牧童出场指出画家画错了后,我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想像:“人们的反应怎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生回答道。)“那人们此时会想什么呢?”(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人们的表情,去发现自己的独特体会。)接下来我现场模仿采访,采访了一些“观众”,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所想所思,进行创造。
③通过对牧童提出意见的质疑,“牧童的话对吗?为什么他能让人们信服呢?”让学生思考牧童的话,引导学生体会牧童的善于观察,这进一步丰富文本的内涵,加深文本的人文含量,拓宽了文本人文资源,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在充分的朗读感悟基础上进行有层次性的问题诱导,要特别注重问题的精简、问题之间的衔接,阶梯式的层层诱导,逐步加深对文本的思考和体会。课标指出只有在“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础上的朗读才是真正有效的朗读,也只有这样的朗读才能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质疑、发现、创新能力始终是贯穿在有效、充分的朗读基础上的。)
6、力求打造开放性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大语文”教育观的理念,充分体现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元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领域的开放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这节课中,我在课前搜集戴嵩的有关的资料,课后引导学生搜集学习古代名人或现代画家齐白石、李苦禅、徐悲鸿等有关资料、故事,将课堂与课外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中我向学生介绍戴嵩最后完成的“斗牛图”,加深学生的体会;此外,我还把名家名画欣赏引到课堂,打破学科的独立封闭的状态,融文本与艺术审美于一体,体现学习领域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语文教学是师生的共同创造的最富个性和最具魅力的作品,是师生享受心灵和精神自由、愉悦的过程。如何打造语文和谐又具生命力的开放性课堂,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希望通过这两次的课堂实践,能求得一些真知灼见,有效地提高自我语文教育教学 水平。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第一部分 说教材
《最爱的水果》是低段的习作训练课。本课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运用普通话,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并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想象力完成写话。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描写。我们团队认为把这一训练完成好,可以使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加深对生活中水果的认识;也能为今后进行状物描写提供观察、说话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我任教班的学生表达能力差,不善于与人交际这些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细致地理解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增加对水果的认识,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2、培养说写,准确生动地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培养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第二部分 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解决教与学问题的桥梁和媒介则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本节课合理运用快乐教学法,以多媒体演示,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学生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并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指导观察法。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写作的基础。本节课,教师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他们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抓住特点细致地观察水果。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这节课优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鼓励欣赏法。在小组中、在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习作的信心。
(二)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上两种学法的指导。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问、评、议等口语交际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交际课的特殊性,我坚持“听”“说”“评”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说”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节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口语交际的习作课。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说话,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杜老师根据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为本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场面。
“看水果”:出示水果图片,这是创设生活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先让学生看一看有哪些水果?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说水果”可分为说词语和说句子两部分。
说词语以苹果为例从颜色、样子、形状等角度找出适当的形容词,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帮助总结,悄然无声地将观察的要求传递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形容水果,调动学生的说话积极性。学生还可以说说课堂外的水果,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描述呈现水果的形象。
说句子通过猜一猜、学一学两种形式使学生在描述水果外貌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些许生活认知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尽量把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描述完整、准确、生动,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说的更美更有趣。
“写水果”:教师特意安排了水果展销会这样一个情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选择一种水果进行写话创作。写作氛围轻松有趣体现了课堂的自主和以人为本的关怀。
“品习作”: 教师通过精评细改、互评互改、分享佳作三的环节让学生逐步尝试“品文”,以鼓励激进的评价语,表扬范词、范句、范文,培养孩子们对写作的信心,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鼓励孩子们多写作多创作。
第四部分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直接将本次习作要抓住的三个方面形状、颜色和味道展示给学生足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笋芽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这一课是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了前两课的训练,加上这一课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情感基调较易定位,所以,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为第二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上这一课时,我结合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的兴趣,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练习朗读。难点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并从中体会到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心和爱护,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确定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
2、根据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倡导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4、创设情境,开展多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说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⑴首先,用多媒体VCD展示学生常见的竹林图片(画面),让他们说说竹子是怎样长成的。
⑵接着,出示“笋芽儿”图片(画面),让学生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
⑶然后,启发学生:
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二个月就能长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随机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好奇地进入文本角色。
2、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⑴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首先,我让学生读读课文。
②接着,让他们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③然后,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读完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⑵第二个环节,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①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②接着,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③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⑶播放多媒体
VCD中的“生字学习”部分,出示文中的生字,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画面)。
3、多元阅读,以读代讲: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⑴听课文朗读,启发思考:
我首先播放多媒体
VCD中的课文朗读部分,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画面)屏幕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画,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⑵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尝试朗读,体会情感:
①启发学生: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呢?
请你细读课文,划出相关词句,反复读一读。
学生汇报后,再全班讨论交流,通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了解“钻”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②让学生说说:
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激发他们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③让学生再默读课文:
看看文中除了写笋芽儿,还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是怎样对待笋芽儿的?启发学生联系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在这里,我不去作过多的讲解和要求,只要学生能大胆尝试,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⑶听朗读示范,掌握技巧:
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毕竟有限,在让他们大胆尝试之后,教师还须作相应的指导,让他们能读出文中包含的情感,使朗读更有感染力。
所以,当学生尝试之后,我就播放多媒体
VCD中的朗读示范部分(画面)。朗读示范语言标准,富有感情,而且还有明显的语音升降符号,学生一边听一边看,马上就对课文内容有了更真切和形象的美感体验,也很快地了解了自己的朗读与其还存在的差异。此时,我再因势利导,让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他们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⑷角色朗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让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再通过小组推荐,请四位同学上台带头饰表演春雨姑娘、笋芽儿、雷公公、竹妈妈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角色,更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⑸配乐齐读,感悟语言:
学生经过尝试、指导、表演后,朗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时再让他们在背景音乐中展开想象,自由发挥,张扬个性,实现情感与内容的统一,进而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4、读写结合,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年级下期的学生要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所以当学生学习了这篇优美的童话散文后,我就出示多媒体
VCD中的写话练习进行写诗的训练(画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在此,教师先示范引路,再让学生实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这里,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他们敢于实践,我都给予充分的鼓励,而不作过高的要求。
5、积累语言,课外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因此,在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两项实践活动:
⑴摘抄课文中和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⑵到大自然中实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或拍一组笋芽生长过程的照片。
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云房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此外,天空中还有小鸟的欢快飞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
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来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很受学生喜爱,有利于指导学生在朗读、观察、想象、美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阅读的乐趣和美的熏陶。
二、说目标
根据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描写云房子的各种形状的句子朗读课文,感受天空中云朵千姿百态。
4、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以读感悟,抓住描写云房子的各种形状的句子,感受天中空云朵的千姿百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情境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因素。给学生创设一个与课文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发展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唤醒学生真挚的情感。依据教材的特点,我把整堂课设计成学生跟随小鸟飞上蓝天,去欣赏云房子,动手去造云房子的过程,在蓝天上遨游,在白云间穿梭,使文字还原为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观察、表达、想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2、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以画深悟,以说练写,做到读与写的结合,语文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插上翅膀飞向蓝天,动手画自己所希望的云房子,赏一赏,用优美的语言赞一赞。音乐、画面、语言给学生一种愉悦的感受,从而激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指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表达了他对课文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尊重学生的感悟,相机点评促使学生通过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五、说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片。
学生:画纸、黑色画笔,生字卡。
六、说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后学习课文,分为五部分进行。
1、渲染气氛,渐入情境
(1)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云呢?答案就在第一段中,请你读一读,想一想。(伴随轻松愉快的音乐,课件出示“蓝天白云”画面)
(2)这时谁也来凑热闹了?小鸟们说――(学生自由说,抓住“哇,这么多白云!”进行朗读指导,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有不同的读法。)
这一环节通过配乐动画的出示,创造了与课文相通的具体可感的生动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真切的感受,得到属于自己的真实感悟。
2、诵读课文,激情升华
(1)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后,同桌互读,互相说说小鸟造了哪些云房子?互相画画。同桌派一名拿着画说说小鸟造了哪些房子。
(2)出示描写五种云房子的词语,学生谈自己喜欢的云房子,抓住机会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允许有不同读法)
(3)你能把这五种有趣、可爱、漂亮的云房子背出来吗?学生看着画面背课文。
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体会云房子的美。在学生朗读感悟的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引导学生用心聆听同伴的朗读,并学会赞美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3、画画说说,积累迁移
(1)小鸟还会造出怎样的云房子呢?下面就请你们也当当可爱的小鸟来造造自己心目中的云房子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起画笔画云房子,向同组小朋友介绍云房子,把云房子贴上黑板。)
画一画,贴一贴,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2)想象说话。(出示:云房子真呀!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还有的像____。按此句式练说自己造的云房子。)
句式迁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规范的书面语言进入学生的口语,就会自然的同化、改造学生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4、展开想象,自由朗读
(1)这么多云房子,勤劳的小鸟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哪几段写小鸟开心的心情?跟伙伴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出快乐的语气。
(2)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老师发现小朋友们不仅读得好,有的小朋友还能背呢!你行吗?
背诵是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小的激将法,充分利用低年级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促使学生很快记忆、背诵课文。
5、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拿出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组词读读。
(2)与你的生字朋友说说自己的发现(识记字形的方法)。
(3)把你的发现与大家共享。
(4)自己练习写好生字。
重视交流过程比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要。分享学习成果,也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俗话说,一个苹果两人分,一人一半;一个人智慧众人分享,会变成多个智慧。互相欣赏,这对欣赏者和被欣赏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快乐。
七、说板书
22、云房子
有的像,有的像,
有,有,也有。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9
一、教材特点
《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第五单元教材就是围绕着“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其中第21课《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富有童趣、情节生动且富有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的是猫头鹰、袋鼠、小猴子接替狮子轮流做“万兽之王”,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十分尊重动物们的个性,它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最后成为“万兽之王”。故事告诉学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理论指导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提倡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确实,童话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这些故事,就会焕发起对“美”的向往。低年级的孩子,心灵那么纯洁、美好,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美好保持下去,发展起来。
三、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好课文,读出角色的个性特点,并从中积累语言,我定下了三个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2、指导书写生字“直、期”。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要和别人和谐相处。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学习难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四、教学流程。
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针对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 激发谈话,复习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一直认为在上课后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成功。导入的巧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亢奋状态,如果只是平平淡淡的.进入,就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堂课的进程。原本我就只是很简单“昨天我们学习了第21课《从现在开始》……”然后就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一直感觉这太没情趣了,也没有新意,学生的兴趣一定激发不起来。于是,我就想到把课文内容融入我的谈话,从而使导入时能够童趣一点。
第二步朗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确实,学生年龄小,很难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老师也不可能帮助学生来对人物进行分析,那么,如何使学生投入角色,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呢?于是在整堂课的预设中我很强调朗读,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等等,并结合老师及时的点评反馈,让学生渐渐入情入境,让他们逐渐的读出猫头鹰的狂妄,袋鼠的无知,小动物的无奈和最后大家为小猴子的热烈欢呼。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学会感悟课文内容,学会在读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在读中逐渐领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他人。
第三步想象说话。
当我研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发现这篇课文有很多的空白点,例如大家听了猫头鹰的话后都议论纷纷起来,他们会议论些什么呢?一个星期下来,大家都叫苦连天,哪些动物会叫苦连天?他们会怎么叫?“小猴子话音刚落,大家都欢呼起来。”大家会欢呼些什么?这些空白点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说话,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
第四步正确指导书写。
崔峦老师曾说过:年级的语文课,每节课都应该让孩子写写字,随着年级的升高,还要写写词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那么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看看字形,说一说这两个字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同学的提醒下,学生的警惕性会更强,学生自己也记得该呢感牢一些;然后老师认真板书示范,向学生讲明书写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书写规范的重要性;接着再让学生自己描一描写一写;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评价学生认真书写的生字,在这个环节,我没有一定要先拿上来,而是征求了学生的意见,“愿意展示给大家看的请你拿上来”,我想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自己的字被人数落得一文不值,那是何等的尴尬。今天,陆斌伟有几个写得是有点不好,同学们一提出来,我发现他也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我的那句“在同学们的提醒下,你一定能写得更棒的。”就是在为他挽回点面子,在批改他的书写时他已经改好了,写得那么认真。这样,学生在练习写字时,就能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五、课后反思。
一直以来总觉得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真的很难,在课堂上所生成的东西真的很多很多,总有那么多和自己预设的差了好多好多,而自己的水平真的好有限,总不能将生成的东西变得精彩。
1、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说到了袋鼠,因为做课件时没有考虑周全,所以只能把他说的晾在一边了,虽然我知道这样做是非常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但是对于出现和自己的预设不相吻合的情况时,我总是那么紧张,所以更谈不上教育机智了。
2、应该说本课的想象说话训练是最大的亮点,但是却成我最失败的一笔,学生的想象真的非常一般,但是在平常的课堂中,学生应该行的。也许是我太高估了这些学生了,也许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太了解。但是想想看还是自己想得不够周到,应该在备课时想到学生这个方面的,然后想好对付的法子。因此说自己在引导方面做得得非常不够,如果自己能继续引导下去的话也许还会好一点。那时我一直在想时间要来不及了,赶快赶快吧!说到底还是自己的经验不足造成的,总离不开自己的预设。
3、整堂课中朗读的还是挺多的,可是朗读却还没有真正到位,例如在读猫头鹰那一段时,学生的“神气”还没读到位,此时最需要的应该是老师的范读,但是说实在话,我自己也没有这个自信将它读好,说到底老师还没有放开,所以学生也就放不开了,像大家欢呼起来那里一样,学生也根本没有放开,说到那儿,老师如果先欢呼一下,结果一定大不一样。
4、自己真的很粗心,整个课件中做错了那么多地方,原本是为教学服务的,却变得那么不和谐。
总之,课上下来,真的有很多很多的遗憾,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09-07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2-01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1-09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11-18
语文说课稿07-27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01-09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02-21
小学语文《画》说课稿12-11
小学语文说课稿07-21
《理想》语文说课稿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