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4-07-04 08:44:2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树叶儿飘飘》是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曲调优美,具有描绘性,拟人化的歌词充满童趣。前四节写景,描述树叶儿飘飘的情景。歌词用拟人化手法寄情于燕子、蚂蚁和小鱼。曲调以切分节奏描绘“飘飘”的动态,用模进表现荡高后飘落,然后节奏均匀地盘旋运动,归于主音。插入的“噢!噢”在高音区的属音上,孩子聪明的领悟引出因好奇产生的潜在疑问的回答。后五小节的旋律是从前面四小节变化出来的,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树叶有情。洋溢着人与自然的友情与关怀,感人至深。

  (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也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可见,本课在这单元中起到了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由于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因此,创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2、“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体验音乐。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音乐新课标》确立的阶段目标和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重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

  针对三年级学生自我感知能力欠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难点:

  2、教学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 兴趣引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和学生进行友好的问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境创设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场景,以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本课中我创设了燕子、蚂蚁、小鱼歌唱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 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和感受本课内容。如:我在欣赏歌曲时,以MTV动画的形式表现歌词的内容,帮助学生直观明了理解歌词。

  4、 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了解思考什么样的声音、情绪适合体现这首歌曲,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的直觉性,体现了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5、 积极评价法: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贴五角星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2、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

  1、 听唱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离开了“听”,音乐就不存在了。我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总之,只有自己学会了,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教师范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

  2、 自主学习法: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和处理歌曲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教学歌曲,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的氛围,还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

  3、创造法: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试。如:我在处理歌曲时,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声势动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堂课我针对教学目标,为这堂课的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下面我对课的流程作简单的陈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采用了师生问好的形式,营造了一个和谐氛围,接着我又出示填字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1、欣赏歌曲,初步感受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画面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审美情境中,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这里,我播放歌曲MTV动画,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欣赏。

  2、师生问答,初学歌曲

  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树叶儿飘飘》这首歌,我巧妙运用师生问答开始了新歌教学:燕子、蚂蚁、小鱼看到飘落的叶子,它们是怎么做的呢?你能用歌声来回答老师吗?师唱问:树叶儿飘飘,荡到天空,燕子看见了,会做什么?生唱答:衔在嘴中。师唱问:树叶儿飘飘,落在草丛,蚂蚁看见了,会做什么?生唱答:抬到洞中。师唱问:树叶儿飘飘,落在水中,小鱼看见了,会做什么?生唱答:放在头顶。通过这一问答,学生很快学会了歌曲的第一部分。

  3、模唱歌曲,完整学歌

  当学生感知歌曲情绪后,引导学生用LU轻声哼唱歌曲第二部分,使学生熟悉旋律为加词学唱打下基础。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绪,给唱得好的一组贴五角星,增强小组合作精神,达到良好的效果。

  4、歌曲处理,丰富效果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接下来进入处理歌曲环节,在这里我采用引导法、自主学习法、创造法等方法来处理歌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歌曲的体验中,对歌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准确地表达了歌曲情感,达到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回声处理歌曲,通过树叶儿“沙沙”声为歌曲伴奏,增加歌曲厚度,达到丰富歌曲的效果。

  (三)、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1、分组创新赞美秋天,比如:诗歌、散文、唱歌、乐器、舞蹈等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期中的乐趣。

  2、分组完成扮秋天:秋天的果树、秋天的天空、秋天的树林、秋天的田野,四幅秋景图。最后,在《树叶儿飘飘》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2

  一、设计说明: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新课标中对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我设计的这堂音乐课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在听中辩,听中学,听中想,听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达到感受美、体验美这一效果。

  二、分析

  1、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处在三年级音乐课本的第八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了解音乐家聂耳,以及他的主要作品。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龄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三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而且这个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课标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这首歌曲作为三年级的教材,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在内容上也隐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既有乐理知识的深化应用,又有新的节奏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学生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中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有好奇、好动、模

  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适合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奏、唱、编、演,等一系列音乐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并能够开发学生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歌曲快乐的情绪,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2.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

  3.能力目标: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3.教学重点、难点:

  ①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②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方法:

  新课标总目标中指出: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阶段目标也指出,要保持对音乐的兴趣。教师通过运用故事法、听唱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设疑激趣

  1、学生跟唱,激发兴趣。

  师:每次星期一的时候我们都要升国旗,唱国歌《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尊严的象征。你们知道《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学生唱这个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创造的`另一首歌曲——《卖报歌》

  (二)了解歌曲背景。

  “小毛头”与《卖报歌》

  听故事,知作者新课标指出:学生要了解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

  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你们想学唱吗?

  (三)欣赏歌曲,整体感知。

  1、聆听歌曲。

  2、进行节奏练习。

  2/4 ××× × × ||

  3、学唱第一段

  教师伴奏,学生跟唱。

  4、使用打击乐器,体验音乐。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提出,要开发学生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这是一个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环节,通过让学生们触摸、演奏,自己总结出沙锤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方法。通过学习使用打击乐器,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们分别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体验音乐,从而可以让他们产生愉悦的情绪,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唱、奏、两种形式的体验音乐,会把同学们的愉悦推向高潮,完成最初设定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喜爱的情感目标。

  5、使用同样的方法,学生试唱二三段。

  设计说明:由于这首歌大部分同学以前听过,所以这个环节只安排了两次聆听,并且听的是歌曲的第一段,其实就是一个听唱教学的过程,最终目的是熟悉歌曲旋律,达到突破教学重点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卖报歌》这首歌曲,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今天的幸

  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每个知识点的出现尽量做到自然流畅,难点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聆听感受,或听辩体验。40分钟的快乐学习,一定会让全体同学都有所收获,并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感,使这节课活泼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3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教学重点:

  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随音乐律动。能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主题伴奏。

  教学难点:

  区分乐曲的其他段落。

  教学用具:

  录音机打击乐器教学磁带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能区分出乐曲有几个乐段,能够随音乐律动,掌握三拍子的舞步。选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学会体验歌曲欢快情绪,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我们的身边有什么变化吗·(草绿了,花红了)

  师: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的心情真愉快,森林里面的小动物们也在欢快地歌唱,听,是谁在唱歌·

  三、欣赏歌曲第一主题

  1、播放乐曲第一主题

  问:是谁来到咱们教室了呢·(布谷鸟)

  师:布谷鸟还有一个学名,叫杜鹃。让我们学一学布谷鸟的叫声。

  2、再次欣赏歌曲第一主题

  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3、欣赏歌曲第一主题,请学生为主题取名字。

  4、出示第一主题旋律,学生跟唱,并练习节奏。

  5、分组巩固练习节奏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主题伴奏。

  四、欣赏歌曲第二主题

  1、师:在第一主题里,杜鹃在欢快的唱歌,接下来我们欣赏的这段音乐看看杜鹃在干什么啊·(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杜鹃飞来飞去)

  2、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3、随音乐律动,感受第二主题的旋律,并为第二主题取名。

  五、欣赏歌曲第三主题

  1、师:在第二主题里,杜鹃在森林里飞来飞去。听,它越飞越高了……

  2、欣赏歌曲第三主题

  请学生谈谈感受。

  4、再次欣赏歌曲第三主题,为第三主题取名字。(杜鹃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感觉像在森林中跳起华尔兹!)

  六、完整欣赏《杜鹃圆舞曲》

  师:咱们今天欣赏的这首《杜鹃圆舞曲》,它的作者是挪威的“约纳森”,让我们一起读一次。

  (生能用不同的手势或肢体语言表达不同的主题)

  七、介绍华尔兹圆舞曲,学跳华尔兹舞。

  华尔兹是圆舞曲的英文名字,在欧洲,人们都非常热爱舞蹈,其中有一种舞蹈是转这圈跳的舞,这样的舞蹈就是圆舞曲。

  八、跟随《杜鹃圆舞曲》跳华尔兹舞。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4

  《可爱得家》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得内容。第二单元是以“亲情”为主线,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和谐温馨,其乐融融得感人情景。从热闹得动物王国,到拟人化得植物伙伴,再到身边熟悉得幸福得小家,处处流露出热情、友善、关爱得浓浓亲情。在设计教案时我运用音乐中听、唱、拍奏、律动、编创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来体会“爱”得付出与获得同样快乐,学生如何与大家分享喜悦,引导学生关心、帮助他人。下面谈谈我设计这节课得一些想法:

  一、 挖掘教材中得情,从情入手。

  欣赏曲《可爱得家》是首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得歌曲,朴实无华得旋律中洋溢出对亲人深深得怀念,对故乡无尽得忧思,使人眷恋那份浓浓得、难以割舍得亲情。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得浓浓情意,以培养学生音乐听觉为目标,充分运用教学中得各种环节,通过“情”来拨动学生得心弦。于是我以这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围绕“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这首轻柔音乐得伴奏下从竹子宝宝得家谈起,到个别学生通过照片介绍自己所熟悉得小家,让全体学生引起共鸣,体会到家得温暖。当然班上也有一些特殊家庭得孩子,为了让他们也体验到家得感觉,我便再由“姐妹兄弟”一词引伸到团结友爱得班级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可以得到更多地关怀。通过运用讨论、谈话式得教学方法,拓展了学生对“家”得认识,使他们从被家里长辈万分宠爱得小宝贝成长为班级中其他小伙伴得姐妹兄弟,更让他们懂得与他人相处要和气、友善,要学会照顾关爱他人。在随后得欣赏过程中,学生就会将自己得感受,全身心得融入音乐作品之中,从而使其得到美得享受。

  二、以情导创,以创拓情。

  音乐创造是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一条有效途径,它能激发学生创作音乐得情趣和积极参加音乐创作得意愿,唤起其音乐情感,启发和丰富学生得想象力。我在设计欣赏歌曲《可爱得家》时,通过各种欣赏活动,使学生产生出积极得情感反应,以情导创,以创拓情,把“情”作为一条主线。首先是以《可爱得家》作为背景音乐,通过师生间得相互交流切入本课主题,引起每一位学生心灵深处得共鸣。这是一种完全放松和无意识得听赏方法,以此来渲染一种柔美、恬静得氛围。接着是将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所体会到得对“家”得点滴感受融入到静听乐曲之中,随着音乐得进行,进入回忆、联想或想象,这是一种联想想象式听赏,是学生自身感受与音乐情感得交融。然后,我在交流“家”和聆听关于“家”得音乐基础上,和学生共同创设了一个生活化得音乐情景,通过即兴创作表演,以身体动作来对音乐做出反应,称为运动式听赏。第一步无意听赏是引起学生欣赏得动机和兴趣,第二步静听是激发起学生对音乐强烈得情感反应,第三步是组织学生参与体验、创设有关音乐中所体现得浓浓亲情与温馨和谐得家庭氛围,使他们得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进一步升华,最后就是将先前学生体验到得音乐情绪,落实、内化到歌曲得演唱上,使他们在演唱中身心得以愉悦,情感得以抒发。在学生对歌曲《可爱得家》理解与创作时,我认为既要营造好他们“参与音乐活动”得氛围,深化“进入情境”得心理诱导,也要尊重学生自己得创造,放手让他们根据创设得情境开展想象并结合自己得内心感受,大胆地进行音乐创作得尝试。

  三、以情激趣,以趣促情。

  人们说:“兴趣是最好得老师。”所以要以生动活泼得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这节课中我将上学期学生非常喜爱演唱得歌曲《音乐是好朋友》作为进教室得音乐,让他们喜爱d、re、i,喜欢音乐,踏着这首熟悉得乐曲步入音乐课堂,从而激起他们学习音乐得兴趣。随后我再让学生用歌声来和可爱得竹子宝宝打个招呼,他们顿时觉得很新鲜,平时都是和小伙伴,和老师打招呼,这次却和拟人化得植物朋友问好,他们对演唱《竹子冒尖尖》这首歌曲得兴趣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而且不用老师多提要求,他们也会凭自己得生活经验以亲切、活泼得歌声和竹子宝宝对话,和大自然交朋友。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得情境,符合儿童得心理年龄特征,容易产生亲切感,引起他们学习得兴趣,促进他们美好感情得抒发。

  通过此次上课,备课,也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唱游》教学应该面向全体,服务全体,是具有普及性得音乐教育。作为音乐老师要根据学生得情况,把音乐知识与技能融于活动之中,并隐性成线,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逐步获得浅显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情感得激发,忽略音乐教学得基本技能、技巧,那么培养出来得学生将永远只是有丰富表情但无实质内涵得人,无法让学生真正得到美得享受和熏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第九册第二课的歌曲《苹果丰收》。这是一首朝鲜族民歌,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二、说教法。

  这是在我校开展小班化教学以来,我首次以小班化教学模式来完成的一节公开课,整节课,我都采用了小班化的流程来进行,如,交流前置性作业,我通过苹果梨的`学习导入本课,互助探究,我通过组内对个体学习能力的分析,为自己制定学习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由我来进行检查,并指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提高,达到这节课的基本学习要求。分层提高,通过学生对自己在组内的角色进行分析,选择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总结归纳,通过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上的表现,为自己做一个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个综合的评估,为自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制定怎样的学习任务形成一个标准。巩固检测、布置前置性作业,在本课的最后,我为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为下节课学习歌曲《雨花石》做准备。

  三、说学法。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自学来完成歌曲的学习,虽然不是很陌生,因为这样的学习小组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是小班化教学模式,对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和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使学生产生一种“使命感”和“任务感”就像很多人喜欢打游戏,急着完成任务升级过完一样。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结合时事政治,即州庆导入本课,完成前置性作业,过渡到歌曲的教学,再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更高的学习目标,之后,引导学生为自己提出更高的学习任务,然后,再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最后布置性作业,结束本课。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6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它由三大环节构成:第一个教学环节:感受音乐、明白情感。计划用时10分钟。

  1、播放《我爱米兰》,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经过常规的组织教学后,迅速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

  3、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我爱米兰》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各为2分40秒)

  问题有如:这两首歌曲分别是什么演唱形式?歌曲赞美的是什么?

  4、引领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将老师比喻成米兰?两首歌曲速度上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速度对传达音乐情感有什么作用?

  根 据学生的讨论,老师适时的范唱与讲解,使学生逐渐明白:两首歌曲都表现了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前一首歌曲是将老师比作米兰,颂扬了教师默默奉献 的崇高精神。而后一首歌曲则是直抒心怀,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米兰,并不是一种名贵的植物,也不是绚丽多姿的花卉,但它能静静地散发着幽香,而以它来比喻教师的品格则是十分相宜的。)

  这 一环节中的欣赏过程,我没有运用图片、录像等其它形式来提示、帮助学生们感受、明白音乐,因为我认为:音乐艺术应该运用音乐来体验与传达,明白音乐最好的' 方法就是:仔细地聆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加之,经过一、二年级的长期系统的学习之后,这一学段的学生也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经过这一教学环节后,我将点出今天的课题,即: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课本第40页)从而进入第二环节的教学。

  第二大环节:演唱歌曲、传达情感,计划用时22分钟。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主要运用:视唱法、教唱法相结合的学习手法,教学生演唱歌曲、表现情感,具体过程是:(重点说:教唱的过程及对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手段)

  1、教师弹琴伴奏,引领学生轻声地跟琴视唱乐谱; 这时,我的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在音高、节奏方面的准确,还会适时地引领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轻轻地进行演唱。这种轻声唱的要求,不仅是为了保护嗓音,我还会引领学生们明白,这也是歌曲情感传达的需要。

  2、将学生分两组进行“啊”音演唱,检验并巩固学生的旋律感;

  3、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师进行及时的引领;

  如,提出问题:你觉得第一段要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呢?从而引领学生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这一步骤中,我还将对歌曲中一字多音与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啊”字的力度控制、主副歌的情绪增进等重难点运用对比范唱等形式进行教学。

  4、 经过我细致地引领学生学习掌握了第一段歌词的演唱之后,接下来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我将把学习过程完全地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讨论、演唱,进行及时地引领,最后,老师弹着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并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达到这样的演唱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 情,中速演唱,第三段则用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5、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巩固学生的新授歌曲,我还将分别设计了这样几种演唱形式,如:分组竞唱、分句接龙、领唱和齐唱合作等形式。这样,不仅巩固了新授歌曲,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歌唱表演形式,一举两得。

  第三大环节:拓展创编、深入体验(8分钟)我主要采用:“分组合作,现场创编”的形式开展活动。

  我将提示学生,可采用如:歌唱、配乐诗朗诵、舞蹈、小品、画画等多种形式来传达、体验歌曲的情感,老师这时做适时的巡回指导。

  虽然学生们创编活动的质量高低参差不齐,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服务者,比如:弹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但却让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获得了不同的经验,愉快的体验了过程,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当然,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们的创编形式在这一节音乐课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现出来,我将选择其中较好的小组创编的表现形式在本节课上进行当众表演,并鼓励其它组创编的形式,课后进行再加工,下一节音乐课为老师和同学进行表演。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适时的拓展,而且,还将这一内容扩大到了课后,为下次的音乐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总之,我设计的这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音乐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则,并在单元目标的总体规划下,体现了音乐课独特的施教特点,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授课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小学的音乐教师刘莉。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第六课《嘀哩嘀哩》。《嘀哩嘀哩》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了一幅宽广明媚的春天景象,而本课教学正是对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发展。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一堂自创音乐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的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煅炼,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分组为旋律创编春天的歌词。

  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了语文、思品、美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学法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让学生点击鼠标自由选择画面上的对象,组成春天的图画。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所以,我为这节课拟定的`题目为《春天的旋律》。它所蕴涵的内容本身很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复习歌曲,感受春天,游戏活动这三部分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说春天、赞春天三环节。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歌唱美、创造美这一系列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请看窗外,现在是什么季节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的情景里。接着我告诉学生,"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春天的歌吧",这时候,学生就可以看着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歌单,拍着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唱起了歌曲。我又采用听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听辨自己和老师模仿小黄鹂唱歌的不同,突出强弱关系,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使演唱更加完整悦耳。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看春天。我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这一特点,让学生看关于春的录像,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钢琴旋律,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都得到艺术的感染,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得到培养。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语言来描述,并进行模仿。也许有的孩子会说太阳,有的学小鸟,有的用身体表现柔柔的柳条,还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风筝。

  你一言,我一语,我再让他们用自己的小手在电脑上,选择出喜欢的春景,用电脑拼图的方法自由组成春天的图画,这时候,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美景。通过这一部分的安排,在教学内容上,就把语言、律动、音乐、美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这样的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学生积累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语言,也为后面的创编歌词打下基础。

  接下去,我又让孩子们用优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在教学方法上,我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尊重个体的不同体验,让学生在键盘上敲出自己所喜欢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采用不同速度时所产生的不同情绪。欢快的音乐像小朋友在做游戏,舒缓温柔的音乐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让他们在感受音乐中丰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进行了乐感的培养。

  接着,我让学生分小组为这段旋律填写春天的歌词,这唤起并促进儿童潜在的音乐本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是自已生活中的需要。学生在一起进行创作,发挥集体协作精神,我再让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评。这样的创作活动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孩子们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肯定、愉悦。最后,我采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室创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草地,在春天图案的背景下,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在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知道了春天到底藏在哪里?它,在温暖的阳光里,在嫩绿的枝头上,在大家的歌声里,在老师的笑脸上,在我们的心里,在美好的生活里。孩子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8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XXX》,这是一篇歌曲教学(欣赏)课。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 、 学情分析:小学段的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创造方面能够自制简易的乐器。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音乐教材X年级下册第X单元的《XXXX》。本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美好的画面。表达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充满快乐自豪的情感。

  2.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和X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⑴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XXXX》,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和即兴创造活动当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⑵ 过程与方法:运用体验聆听、模唱学习歌曲(游戏、歌表演、集体舞蹈),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创编。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大自然、热爱底蕴深厚的民族音乐)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本课的难点是:掌握歌曲节奏(切分节奏、小附点等)正确把握音乐的风格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第二方面说教法和第三方面说学法上面谈谈。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X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一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只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我还运用了学科整合的方法,在联系生活和拓展创编这两个环节中,我融入了美术、自然、语文、戏曲等姊妹学科与艺术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促使他们音乐素质和音乐表现力的不断提高。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同时我还让学生多听多练,自省自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五、说教具准备

  传统的教学是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的学习会感到枯燥乏味,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能集音、形、色、动为一体,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是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因此,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最后我具体来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

  律动表演 导入音乐课堂——学唱歌曲——歌曲处理——创编活动——拓展延伸 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律动表演,导入音乐课堂(2-3分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营造一种愉快、欢乐的气氛,我让学生在《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中做律动进入教室,通过律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步入音乐的殿堂。

  (二)学唱歌曲(占时25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学生分句模唱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新歌。

  1、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声像一体的课堂氛围中,播放歌曲《xxxx》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在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歌是什么情绪?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作答:

  2、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出歌曲中(切分节奏、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天真活泼)的情绪。

  3、学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4、跟钢琴演唱2-3遍,教师弹奏歌曲学生跟琴演唱。

  要求:

  (1)速度不宜过快,学生用中速跟琴演唱

  (2)声音自然统一气息通畅,避免让学生用喊叫的声音演唱,注意保护嗓音。

  5、难点的解决:

  (1)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小切分节奏型的把握。

  解决方案:通过用手击拍以及画强弱箭头图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和小切分节奏音型。

  (三)歌曲处理

  有感情的歌声,永远是音乐教学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a.请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试着将已经学过的切分节奏、连音线标注在合适的地方,尝一尝说说感觉如何。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

  b. 采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5分钟)

  在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表演组,一个是合唱组一个是舞蹈组,每个组推荐一名组长。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能够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 (3-5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拓展和积累课外的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衷心的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让“音乐”这魅力无穷而令人神往的艺术,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花朵,让他铺满孩子们的人生道路,散发出不绝的芬芳!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给予指导。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下面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保卫黄河》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唱歌课。它是冼星海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为2/4拍,全曲采用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铿锵有力的节奏,快速大跳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形象地刻画了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它以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高唱着民族的赞歌,也描绘了抗日英雄们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要有所了解,还应该对本学段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接下来我就来简单的分析这一阶段时期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向初中生过渡,他们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层了解音乐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更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聆听、直观演示,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这一时期有的学生已经进入变声期,在教唱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嗓子。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学唱《保卫黄河》,感受歌曲描绘的黄河风貌及抗日斗争场景,学习中华儿女们的顽强斗争精神。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对轮唱的认识,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轮唱及其特点,能够背唱歌曲,并能完成二声部轮唱,注意力度的变化。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背唱歌曲。难点是了解轮唱及其特点,完成二声部轮唱。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表现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在本环节我采用了音频导入的方式。通过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并提问:在这首歌曲中都听到了中国的哪些地方?学生进行自由抢答。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个总结:有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而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跟其中一个地方有关。从而引出新课《保卫黄河》。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第二环节为初步感知环节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首先,我会为同学们播放歌曲《保卫黄河》,并提问学生听完是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通过初听,学生大致可以说出音乐的力度坚定有力,节奏短促跳动。随后复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词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总结:刚开始描绘了黄河两地的面貌,随着歌曲高潮的逐步迈进,描绘了抗日英雄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场面雄伟、激昂、热烈。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学生对于曲作者也会想有一定的了解,我再趁热打铁,介绍一下冼星海:他是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管弦乐曲,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国,其中《黄河大合唱》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

  通过初听、复听及提问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歌曲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学唱歌曲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环节,我将选择使用教师范唱,学生跟唱、背唱以及学习二声部轮唱的方式展开我的教学,变枯燥为生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首先是我会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打开嗓子。

  其次,我会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唱,体会我所演唱的歌曲力度。接下来,我弹奏钢琴,学生视唱乐谱,并自主找出节奏比较难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会发现乐谱中有很多切分音和附点节奏需要把握,我会带领学生单独练习这些地方,并提问学生歌曲中休止符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小的总结:是为了凝聚巨大的力量,有层层推进的感觉,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学生熟悉了乐谱,就带着歌词完整演唱,并尝试着背唱歌曲。

  最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二声部轮唱。先通过听的方式以及我的一个总结了解轮唱及特点。接着,通过一个口号游戏的方式体验一下轮唱的演唱方式。学生了解并练习了以后再融入到歌曲中试着轮唱第一句,并注意每个声部的力度处理。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轮唱的结尾两声部一定要同时结束,我会单独请学生练习结束句,先唱的声部到“保卫华北”的地方可将这几个字重复唱一遍。之后,就是学生完整进行轮唱。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会表现歌曲,更全面的掌握新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的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识,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我会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黄河大合唱》的其他几个乐章,然后进行总结: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以及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演唱形式,如诗朗诵、混声合唱等。最后,我会请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编创小活动。每个小组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将《保卫黄河》演出来,可以用诗朗诵、可以用其他演唱形式,可以用舞蹈等。之后,小组上台表演,进行组组互评及教师点评。

  这样做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带领每一位同学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环节,我会进行一个情感的升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凝聚了中华儿女抗日必胜的决心。过去人们不怕牺牲,保卫着我们的祖国,才有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为建设美好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在作业部分我将会布置一个开放性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其他乐章。

  七、说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欣赏歌曲《妈妈之歌》是我国民歌,她通过母子两人的对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志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之间真挚的情谊。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曲调寓意深刻,它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这两部作品的主题相同,是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

  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聆听歌曲《妈妈之爱》,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特点。感受音乐中母子之间真挚的情谊。

  2、能基本学会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从中体会到孩子对妈妈的深情和孝顺之心。

  3、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教会学生懂得母爱之伟大,自己应该懂得回报和付出。

  其中教学重点、难点设定为: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特点。感受音乐作品内涵,懂得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选择

  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

  一)组织教学

  师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声中,边唱歌曲边走进教室。师生问好之后,老师直接揭示本课的主题“爱”!

  [音乐课堂应该有一个美的开始,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进教室,就是为了能一个与本课教学主题相披衬的氛围。使孩子一进入教室就能感受到“爱”的幸福!]

  二)主题讨论,欣赏《妈妈之爱》

  1、老师组织学生围绕着“爱”,说说身边爱自己的人!鼓励学生用具体的事例来说一说。

  2、老师引出《妈妈之歌》,随机运用课件介绍族民族的风土人情及特色音乐。

  3、出示歌词,诵读歌词,组织学生讨论歌曲所反映的内容是什么?学会区分哪段是妈妈唱的?哪段是孩子唱的。

  4、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感以及音乐中母子之情的深厚。

  5、再听歌曲,感受女声、童声的音色的基本特征。

  6、再次复听,请学生跟着轻轻哼唱,深深体验母子的`深情。

  [让孩子有所感悟,不是单靠学生一味地听音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较长时间的“说说爱自己的人”。有了亲身的体验,感受歌曲的内涵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另外,我还运用课件,向孩子们展现了民族的风土人情,更有效拓展了学生文化的视野!]

  三)初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师生谈话,引导孩子去思考妈妈的爱。回忆学过的摇篮曲,唱一唱,再次感受“母爱之伟大”。

  2、从“报恩”引出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学习歌词内容,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3、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深情地诵读歌词。

  4、初听歌曲:请孩子们积极展开想象,说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5、再听范唱,请学生边做推摇篮动作边轻声哼唱。

  [这一个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只是处理成“初学”状态。通过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深情地诵读歌词,听音乐想象音乐的意境,边动作边哼唱等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多方位、多感官地感受到“爱”的内涵,逐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想象力。]

  四)主题延伸

  1、老师引导学生去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该为妈妈做点什么?

  2、以“我为妈妈做什么”自由选择

  A为妈妈唱一首歌

  B为妈妈背一首诗

  C对妈妈说一句话

  D为妈妈做一件事

  E其它

  [在这个环节中,我特意设计了“我为妈妈做什么”的自由选择习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还能使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拓展了学生思维。另外,这一环节的设计,也能促使学生去关注自己身边的“爱”,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本课的主题“爱”]

  五)组织下课

  师生互道再见。在《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让孩子们在充满着爱的旋律声中离开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活,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设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去,我想还应该考虑孩子们的学情,学习的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样,我认为,一堂音乐课只要能成为了孩子们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小学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说课稿09-01

《欧洲民间音乐》说课稿01-08

音乐《雪绒花》说课稿05-21

音乐《咏鹅》说课稿12-27

高中音乐说课稿10-02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05-24

高中音乐说课稿15篇09-16

小学说课稿09-10

小学体育说课稿08-21

小学英语说课稿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