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讲文明演讲稿三篇
演讲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在当下社会,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讲文明演讲稿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讲文明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当我接到以文明礼貌教育为内容的国旗下讲话任务后,我思绪万千。这里面有很多的内容,只有几分钟的讲话时间,我讲些什么呢?思来想去,还是谈一点自己对此的认识和感想吧。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就满足了。 文明礼貌的反面是野蛮无知。文明与否是人之不同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文明礼貌教育是做人教育的核心。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2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礼"的教育。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不懂"礼",不学"礼",一个人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如果你不遵守它,你就必然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惩罚和抛弃。
令人痛心的是,近代以来,我们的文明逐渐衷落了,而于此同时,被我们称为蛮夷之帮的西方国家的文明却日益兴盛、发展起来。他们从原来是我们的学生而摇身一变,成为我们的老师了。我在20xx年1月曾带过15名学生到新西兰、澳大利亚访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环境的优美、整洁,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例如,他们总是把"谢谢"、"对不起"见面问好用语挂在嘴边,尤其是说"谢谢"。我估计,一般人每天要说几十次。
我们去的学生中,有初中生、有小学生,有男生、有女生,每个人都有很可爱的'一面,时常受到外国朋友的赞扬。但其中一些同学的行为也使我感到难过和羞愧。曾因一些同学在深夜仍在旅店里吵闹而遭到外国房客的谴责;也曾因在自助餐厅吃饭时吵闹并不断地来回跑动去添加食物,而使外国人避开我们到远处的餐桌就座。还有吃饭时、上车时的争先恐后,不礼让老师、不礼让别人等等。前不久,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一个中国学生出国旅游团,因学生在酒店吵闹、乱按警报铃而被赶出去的新闻。对此新闻,我在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并不感到奇怪,因为我有亲身体会。用因为学生出国太兴奋来作借口是不能成立的,在国内,在校内,我们的一些学生的文明礼貌程度又如何呢?不讲文明、不讲礼貌的行为随处可见。
我们学校正在努力建设,以形成"三大办学特色",即"严格管理特色"、"国际化教育特色"、"传统文化特色"。这些特色其实都是要以文明礼貌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的。
严格管理就是要教育、培养我们守公德、守秩序、守纪律,眼中、心里有他人,有集体。国际化教育,培养国际人,不仅仅是学一、两门外语,还要学习、熟悉世界各国文化,其中最基本的是社会风俗习惯,人们相互交往、沟通的规则、礼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作为礼仪之邦,重视讲究"礼"的教育,就是传统文化中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遗产。比如: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对人彬彬有礼等。
现在我们中华民族已经走上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一个繁荣、富强、文明的中国正在地球的东方出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讲文明、讲礼貌,从自己做起,从具体的事做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做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促进者。
讲文明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六(3)班的一名少先队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做一个文明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 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 是一种受人尊敬燕被人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的讲就是要懂礼貌,明理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小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加文明美好的实验小学。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讲文明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柔和的春风中,我们迎来了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47周年的日子。
四十多年来,雷锋的名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深深地熔铸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四十多年来,雷锋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神州大地上始终熠熠生辉。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因为雷锋的感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以演讲比赛的方式纪念心中英雄,弘扬雷锋精神!
“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八年级组)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一、回觅上世纪60年代,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热潮,雷锋事迹在大江南北拨动着炎黄子孙的心弦,每一个公民都从中深深体会到榜样的力量。而在今天,榜样的力量也丝毫没有减弱。雷锋精神就像一切属于时代,属于民族的东西,一直珍藏在人们心中。下面有请八(2)班钟小玉同学带来《时代需要英雄,人民呼唤英雄》。请八(15)班刘玉婷做好准备。
二、1962年,一场意外带走了雷锋,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的青春年华里。但雷锋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时刻鞭策着华夏儿女。接下来有请八(15)班刘玉婷带来《雷锋精神永存我心》。
三、雷锋,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滋生出一片片绿洲;雷锋,是一棵渐渐变黄的小草,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大地;雷锋,是一面光辉灿烂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人们的心中!下面有请八(1)班朱弘同学带来《高举雷锋旗帜》。
四、从1949年到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60个春秋,在这60年里,始终有一种精神被我们铭刻,那就是——雷锋精神,它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接下来有请八(16)班刘钟珏同学带来《永远的雷锋精神》。
五、雷锋曾说过:“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我拧在那儿,我就在那儿发挥作用。”事实上,他也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甘当革命的“螺丝钉”。下面有请八(10)班潘存军同学带来《螺丝钉,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六、雷锋的精神是一句坚韧的话语,激起融入社会、服务他人的时代旋律。正像他生前所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接下来有请八(13)班黄聪同学带来《心无尘,为人们服务——学习雷锋》。
七、从1961年开始,雷锋经常出差。对他来说,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多了,也就留下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美名。很快,雷锋精神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部分。接下来有请八(18)班卢玫山同学带来《学雷锋精神,传中华美德》。
八、接下来有请八(14)班黎怡同学演讲。
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有限的生命虽然停息了,但他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人们。雷锋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接下来有请八(11)班黄婷同学带来《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十、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人们用心延续着雷锋的生命,延续着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新世纪的我们,更应该向他学习。接下来有请八(12)班王婷同学带来《像雷锋那样……》
十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是一个可怜的民族。学习雷锋,就让我们从心开始吧!接下来有请八(9)班张迁同学带来《学雷锋从心开始》。
十二、一次意外,夺走了雷锋的生命。可几十年后的今天,在火车上,在街道上,在工地上,也不乏做好事的人。试问:雷锋,你离开了吗?接下来一起八(5)班林孚枝同学带来《雷锋,你离开了我们吗?》。
十三、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接下来有请八(19)班陈春同学为我们带来《学习雷锋好榜样》。
十四、雷锋的钉子精神,雷锋的艰苦朴素作风,都是时代所需要的。爱心,构成雷锋为人处世的准则;爱国,铺垫了雷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基础。接下来有请八(7)班陈聪同学带来《让雷锋精神永驻》。
十五、“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是雷锋每每用以回答受助者的口头禅,荣誉不是他的高度却是他的起点。谦虚使他光彩照人,谦虚使他在人间留芳千尺。接下来有请八(3)班蓝妍同学带来《雷锋叔叔走人间》。
十六、雷锋,活着,是一面旗帜,鲜红夺目,催人奋进;逝去,是一座丰碑,昂然耸立,催人向上!接下来有请八(6)班李书婕同学带来《离开与留下》。
十七、接下来有请八(17)班胡玉演讲。
精彩的演讲,有力的号召,为了共同的目标——弘扬雷锋精神。我们由衷地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让雷锋精神经久不衰,将学习雷锋进行到底。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我们坚信,雷锋精神这朵中华民族亮丽的道德奇葩,必将在广大青年朋友的精心呵护下,结出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
本次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讲文明演讲稿】相关文章:
讲文明懂礼貌演讲稿09-23
讲文明懂礼貌的演讲稿10-19
讲文明树新风演讲稿09-22
讲文明讲卫生演讲稿优秀09-12
讲文明讲卫生演讲稿(15篇)01-03
中学生关于讲文明树新风作文12-07
关于讲文明演讲稿范文汇总7篇12-03
演讲稿05-21
有关法制的演讲稿,法制教育演讲稿04-22
好人好事演讲稿 好人好事的经典演讲稿11-06